贾平凹创作中的文化焦虑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51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是新时期文学史上一个贯穿性的人物,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他的作品蓄积着当代中国丰富的精神文化信息,以此为线索,可以认识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另一侧面。贾平凹的创作充满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他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去反映生活和进行艺术探寻。面对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在现代化语境下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贾平凹始终关注着社会现实生活,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运所处的这个正在进行着历史转型时代。 70年代末80年代初,贾平凹进行文化反思,就注重对国民劣根性的剖析,以达到“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目的。80年代前期,贾平凹一方面为改革开放给中国乡村带来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巨大变化感到欢欣鼓舞,另一方面,又对社会变革带来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裂变特别是为相对滞后的文化心态和趋于保守的精神内涵感到忧虑,同时又对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失落而感到焦虑不安,并对现代城市文明道德沦丧、反自然和反人性的一面有极大的警觉和担忧,希望弥合城乡文化存在的弊端,进行文化上的对接和融合,以形成和谐发展的态势。80年代中后期,现实的发展和个人际遇的影响使得贾平凹的创作的独立意识进一步增强,他更注重真实的言说,更加注重人的生存文化状态,体现了作家对现代人生命价值的忧思与追寻,本阶段的创作是一个旧的结束和新的开启,成为贾平凹90年代以来创作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 90年代以来,贾平凹一直进行文化反思和精神自审,更注重对于知识分子生命本体和精神文化结构的探析。随着作家的文化思考的持续深入以及悲剧意识的不断深化,他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反思批判特征和焦虑、痛苦的心态。贾平凹是一个时刻都背负着精神重负的作家,带着忧虑对中西文化冲突语境下中国的文化困境进行深入反思和两难选择,从文化寻根、人性反思、都市文化批判到超越乡土与都市文化而直探人类文明本源,作家进行精神探索的心路历程在长篇小说创作中留下深深的印痕。贾平凹这些年来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或心理轨迹,其中既有绝望的批判,又有矛盾而困惑的进退两难,从中传达出现代人精神无处扎根的感伤与茫然以及失去精神家园的焦虑,贾平凹的精神探索和文化价值追寻充满矛盾困惑和走向迷茫虚无,这其中蕴含着贾平凹的文化人格及其内在
其他文献
出版于2000年的《看上去很美》是王朔创作中的第一次"寻根"之作,以三至七岁的方枪枪为主角,捡拾了自我构成之初的碎片,再现了一代人在1961至1966年的心灵成长,复现了一代人的
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对外界事物接触比较少,对抽象事物的思维想象能力较差。而一些数学知识具有抽象特性,凭借小学生思维想象而不借助工具难以理解。在数学课堂中使用教具和
目的:评价某医院实施“十大指标”宏观监管效果。方法采用数据统计比较方法对2012年1-7月“十大指标”中医护配置、药品比例、临床路径、诊疗服务、诊疗费用等重要指标进行综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的理想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4例,综合康复组采用基础训练+摄食训练+吞咽治疗仪治疗,功能训练组采用基础训练+摄食训练+
以无公害猪肉这一安全食品为例,本文利用2008年7月在福建省厦门市的调查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影响中国消费者对安全食品支付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安全食
肾细胞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原发性肾肿瘤中占据首位。传统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放射疗法等,效果均不甚理想。分子靶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针对癌症发生的特异性
<正>目的:探讨认知行为训练对智力低下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智力低下儿童采用系统化的认知行为训练方案,1年为一疗程。训练前后分别用韦氏智力测验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
会议
我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和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都以自然诗著称于世。然而由于这两位诗人时空距离遥远,又分处两个不同的国度和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他们诗
无抗家禽生产未来将成为家禽业的一大特征,消费者高度关注着家禽生产中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本文着重分析了丹麦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介绍了这个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与内容、受到的挑战及丹麦政府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