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黄浦江滨水潮间带沉积物和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2014年7月至9月、2015年1月至3月的采样工作,重点研究了滨水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特征、(类)重金属污染现状,并用污染最严重的河口段潮间带沉积物作为培养基质进行室内模拟实验以探讨在生物扰动下沉积物中TN、TP、Hg的迁移释放机制。通过了大量的室外采样工作、室内模拟实验和测定分析工作,本论文主要得到了以下几条研究结论:(1)比较各采样点沉积物中(类)重金属的含量,除了As以外其他几种重金属的含量在大多数样点均超出了上海市土壤背景值和上海市潮滩背景值。4个河段中上游干段的重金属污染较轻,而市区段、吴泾段和河口段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富集。地积累指数评价方法表明,(类)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Hg> Zn> Cr> Cu> Cd> Pb> As。(2)比较沉积物中(类)重金属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可知,Pb和Zn呈显著正相关;Zn与Cu极显著正相关;As与TOC、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3)黄浦江滨水潮间带共采集底栖动物13种,物种多样性由上游向下游递减;由上游到下游,物种的多样性逐渐减小且优势种也发生了改变,上游以双翅目幼虫(其他)、霍甫水丝蚓、日本刺沙蚕和圆锯齿吻沙蚕为主,中段双翅目幼虫、霍甫水丝蚓、圆锯齿吻沙蚕和河蚬为主,河口段的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苏氏尾鳃蚓。4个河段中底栖动物的优势种具有明显的差异,以极耐污染寡毛类占绝对优势。(4)室内控制试验表明底栖动物生物扰动明显促进了沉积物中TN、TP的释放,且水丝蚓密度越高,释放强度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有助于生物扰动促进污染物释放;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中Hg会向间隙水和上覆水中进行迁移释放。水丝蚓在进行生物扰动作用时,不仅会使沉积物中的Hg释放到水体中,也会在自身体内有一定程度的富集。比较Hg与TN、TP的相关关系可知上覆水中TN与沉积物中Hg呈显著负相关,与间隙水中Hg呈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