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合并迂曲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合并迂曲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颈动脉膜剥脱术治疗41例颈内动脉狭窄合并迂曲的临床资料。采用头颈部CTA检查测量其术前术后颅外段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迂曲指数(tortuosity index,TI)、折曲角度来衡量颈内动脉的弯曲程度。比较术前术后迂曲指数、折曲角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转归。结果:(1)迂曲指数变化情况:41例患者手术前、后比较,迂曲指数明显降低(均P<0.05);组间比较,术前、后比较,迂曲组、折曲组迂曲指数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折曲组迂曲指数降低更为明显(P<0.001)。(2)折曲夹角变化情况:41例患者手术前、后比较,折曲夹角明显增大(均P<0.05);组间比较,术前、后比较,迂曲组、折曲组折曲夹角明显增大(均P<0.05),其中折曲组折曲夹角增大更为明显(P=0.007)。(3)临床转归:41例患者行CEA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颈动脉狭窄合并迂曲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能改善颈动脉狭窄并降低颈动脉迂曲指数、增大折曲夹角,进而改善脑灌注,对于折曲患者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双极架空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实现大规模风电汇集和远距离外送的有效手段。由于风电采用孤岛方式接入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低惯性、弱阻尼特性,直流短路后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幅值大,故障切除困难,同时,故障后功率不平衡问题导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增加。为了快速阻断直流故障电流、消纳故障隔离后的盈余功率,本文提出了一
近年来,在全球能源消耗加剧,化石燃料日渐枯竭的背景下,风力发电行业在全球电力生产结构中所占比例逐年上涨。风力发电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风力发电伴随着风的波动性、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严峻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是风电消纳、运行、并网等问题亟待解决,而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是降低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冲击和促进大规模风电消纳的基础,因此对风电功率进行准确预测已经成为当前热点研究课题之一。首
目的:开发和评估基于T2加权成像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结合的预测模型,探究基于MR影像组学对HAE活性评价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136例回顾性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平均年龄39岁;年龄范围12-68岁),所有研究对象术前均分别行MRI和PET-CT检查,以PET-CT作为金标准,其中有活性90例,无活性46例。在T2WI手动逐层勾画病灶VOI,提取获得相应的定量影像组学特性,通过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
目的:此研究将回顾性分析多发性硬化和脑小血管病的头颅磁共振T2加权像脑白质病灶中的中央静脉征,为临床区分这两种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多发性硬化患者33例,脑小血管病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头颅磁共振T2加权成像中的脑白质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中,中央静脉征(CVS)是指存在穿过MRI白质病变中心的小静脉的征象。结果:在多发性硬化患者T2加权
X区块位于位于秘鲁北部大陆架上的塔拉拉盆地,X区块生产历史超百年,构造复杂,主力油藏属于复杂断块碎屑岩油藏,储层物性差,油藏边底水能量弱,井数巨大,测井系列单一。本文针对研究区的现状,研究了低压层段的测井曲线相应;基于Geolog软件,开发了一套适合该油藏的测井资料的多井批处理程序,有效的提高了测井资料解释的效率,降低了解释人员的劳动强度,在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多年的生产数据,梳理了油藏
随着区域电网互联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应需求急剧增长,电力系统的运行日趋接近其极限。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受模型变化复杂、元件参数突变、运行方式多样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内部任意位置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均会对系统的动态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复杂的低频振荡现象是目前电力系统调度、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难点。目前,广域量测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在现代电网中的蓬勃发展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继发心功能障碍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性。方法选择70只雄性健康SD大鼠为研究对象依据处理模式不同划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造模术后6小时[LPS6组]、术后24小时[LPS24组]、术后48小时[LPS48组]、术后72小时[LPS72组],正常组10只,其余均为15只。观察大鼠生存情况至术后7天,分别记录各时间段大鼠一般情况;测量大鼠各时间段心脏多普勒超声;HE染色处理
目的:分析衰弱组与衰弱前期组及对照组之间骨代谢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研究骨代谢指标异常是否为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老年病科≥60岁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患者241例,使用Fried衰弱量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及对照组,同时检测患者骨代谢指标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数据。结果:(1)衰弱组54例,衰弱检出率22.4%
目的:探讨及评估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和信号噪声比对长期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的脑泡型包虫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20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6例脑泡型包虫病患者,应用GE 3.0 T磁共振设备对其均行DWI检查,b值为1000 s/mm~2有34个病灶,b值为3000 s/mm~2有30个病灶。使用GE ADW4.4后处理工作站对DWI的定量指标ADC值进行分析,测定病灶实质
2021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云南大学周平教授等人的著作《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是继《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国边疆治理研究》后研究中国边疆问题及边疆理论的又一部新作。该书是周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由10章构成,60余万字。因为之前有幸拜读过书稿,且中国边疆研究“三大体系”建设有待学界给予更多关注,在为其能够顺利出版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