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土地政策历史演变的制度分析(1781-1862)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javab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独立战争结束之后,美国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这些新获得的土地成为联邦公共土地。由于这些土地几乎全部都处于未开发的状态,而对于这些土地的处理则蕴藏着潜在获利机会。美国公共土地的处理不是对旧有的已开发土地的重新分配,而是针对新获得的未开垦的土地的分配和处理,其核心是公共土地的私有化,主要方式则是出售和赠予。在独立后到内战前,公共土地的出售是联邦公共土地处理的主要手段。为了获得基于公共土地处理而出现的潜在获利机会,美国社会形成了多个利益群体。它们为了争取通过实现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而展开竞争。因此,美国公共土地的处理,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东部与西部、新建州与旧州、穷人与富人的关系以及当时美国社会各种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妥协。其集中表现为如何卖、卖给谁。在美国联邦公共土地处理之初,由于当时居民和政治力量主要分布在东部,所以美国政治经济力量分布严重不平衡。该制度的主要需求者是东部有经济实力的土地商人。因此,当时确立了“大块出售、现金交易、拍卖”的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该政策比较合理的。但随着西部的发展,个人对于西部土地需求的增加,以及公共土地存在对于西部各个新建州的影响增强,因此对于公共土地出售政策出现新的制度需求。新的制度需求者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用《美国宪法》和《1787年西北法令》形成的制度供给机制,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制度供给。本文以利益集团理论为主要分析框架,分析在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制度供给机制的变化对于制度供给者制度供给成本以及制度需求者需求价格及行为的影响。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主体内容由七章组成。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表述。第二章从制度非中性出发,建立相关利益群体的形成,对制度的劫持及新的利益群体对于原有制度垄断的打破的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第三章主要是描述美国公共土地政策的变迁过程。这些法令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了美国公共土地政策变迁的路径和方向;第四章主要是探讨美国公共土地政策变迁的制度供给机制的形成、变化及对于制度变迁的影响。特别是邦联体制下以及在此之后邦联制被联邦制所替代之后,制度供给机制变化对于制度变迁的影响。第五章主要探讨美国公共土地政策的形成过程,并展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制度供求体系,即制度被特定群体劫持。确立了“大块出售、现金交易、拍卖”的政策;第六章主要探讨由于西部政治力量的增强,东部利益群体的分化而使得东部劫持能力下降,进而使得其他制度需求者能够对制度供给者施加影响,促使其通过新的制度;第七章是结论部分,主要是关于美国早期公共土地政策的变迁的结论。
其他文献
皇帝无法由着性子“做快意事”目前的主流史学界与历史教科书,似乎仍将宋朝描述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期”,如周宝珠、陈振编著的《简明宋史》认为,宋朝的制度“都是为加强君主
计算机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作为计算机常用技术之一,对提高资源的应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保证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专业领域研究的要点。为降低信
白癜风是以黑素细胞丢失和白斑形成为特征的常见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白癜风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本文针对上海通用D11车窗升降器生产线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客户抱怨不断的问题,选择现场典型质量案例进行分析。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及相关方法和公具,比较系统地对典型案例进
气与势,是中国书法中的两个重要审美概念。书法作品中气的贯通要借助于势,势的体现则又须书法家主体之气的旺盛,所以气和势是相辅相成的,于是构成气势一语。书法崇尚气势,其
期刊
<正>"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个实验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必考内容里明确要求的11个基本实验中的一个,这个实验原理巧妙,对学生建立矢量概念很有帮助;这个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在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研究时都将考察目光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劳动异化思想上,却忽视了与其同为“巴黎手稿”①系列之重
近年来,太原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全面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把太原市建设成人们向往的和谐生态家园。从目前太原市的绿化总体情况来看,前些年我们的建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