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g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准一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氨酯,并将其应用于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研究了超支化聚氨酯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另外采用超支化聚酰胺酯作为添加剂来制备超支化聚酰胺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冲击实验、拉伸弯曲实验、差热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固化增韧机理。比较两种超支化聚合物的特点,分析其对环氧树脂体系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乙醇胺作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一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氨酯。利用红外、核磁共振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利用差热分析、X衍射、热重分析等测试探讨了其性能特点。将该超支化聚氨酯端基接枝上聚乙二醇,进行端基改性,发现改性后的超支化聚氨酯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溶解性能变好。(2)选用甲基四氢苯酐为固化剂,咪唑为促进剂。将超支化聚氨酯应用于环氧树脂体系,研究固化物的性能。通过不同的实验配比方案确定了较优的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用量,以及固化时间和温度。实验发现用超支化聚氨酯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大大下降,破坏了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能也随之下降。而用聚乙二醇封端后的超支化聚氨酯制备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冲击性能较超支化聚氨酯改性有所提高,但是和纯环氧树脂相比,仍旧是下降的。通过光学显微镜分析,表明超支化聚氨酯和环氧树脂两者不相容。由于超支化聚氨酯与环氧树脂体系主体结构的差异,所以不能用于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3)选用同样具有很多羟基端基的超支化聚酰胺酯,用粉末法制备了超支化聚酰胺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体系呈现均一状态,表明两者相容性好。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加入改善了环氧树脂的耐水性能。当超支化聚酰胺酯的质量分数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从12.27 kJ/m~2提高到29.78 kJ/m~2,并且其拉伸和弯曲强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弯曲测试和冲击断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应力发白现象。而玻璃化温度有所下降,储能模量在玻璃态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差热分析和热失重测试表明耐热性能变化不大。另外,用溶剂法制备复合材料,与粉末法进行了对比。实验中发现,在低添加量下,固化体系的冲击性能有所提高。但是随着超支化聚酰胺酯含量的增多,用于溶解超支化聚合物的丙酮的量也增多,冲击性能下降,而拉伸和弯曲性能变得不稳定。(4)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超支化聚酰胺酯固化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红外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酰胺酯和固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促进了固化反应,提高了交联密度。增韧后的环氧树脂冲击断面呈现蜂窝形态,有大量撕裂物,应力条纹趋于分散。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大量“空穴”结构和特殊的苯环结构,固化体系的交联密度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使得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性能存在着最佳值。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心理学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我国知识型员工工作嵌入性的内容结构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文献研究、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收集问卷条目,编
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不断普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下简称ERP)应运而生。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系统,能最大程度的集成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加快企
本文针对“Ⅱ”型钻架的结构特点,介绍了用SAP6程序进行“Ⅱ”型钻架优化辅助设计的步骤及方法。结合天津探矿机械厂生产的SPC-600R型钻机“Ⅱ型钻架的研制工作,用会话型计算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颈椎高位多节段脊索瘤手术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两例颈椎高位脊索瘤患者,术前行64排双源螺旋C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快速成型制作出与实体1:1大小的颈
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涂层中活性氧化物的水化过程,首次提出了涂料中的氧化物在水化过程中的四个步骤,给出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摄得的不同水化期的涂层中水化物的形态相片。讨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IT技术的结合,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最重要领域。但是,ERP也存在着很大的实施风险,目前国内外ERP实施真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58例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扫,进行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在模型进行模拟手术,选择合适钢板。结果:平均随
目的观察脱细胞处理对牛心包体内生物相容性及钙化的影响并与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对新鲜牛心包随机分为三组,A、戊二醛处理组:新鲜牛心包采用0.5%的戊二醛
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电视媒介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和电视媒介规制的滞后现状等不同层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介虽有其特殊性,但时代的发展已使其产业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的时代,科技和人才正日益成为国家繁荣和民族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研究焦点,各国把创新型人才资源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