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抗寒机理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3次 | 上传用户:jacky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营养价值丰富,经济价值较高,在中国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小麦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类型。冬小麦从分蘖期到拔节期跨越整个冬季,使其种植区域受到限制,在黑龙江省等北方寒地冬季温度极低,导致冬小麦不能安全越冬,成为冬小麦种植的禁区,常年以种植春小麦为主,而春小麦分蘖能力差,成穗率低,且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受到春旱、春涝、收获期高温多雨等诸多不良因素的制约,结果导致年际间产量不稳,生产成本偏高。若能种植冬小麦就能很大程度的避开春旱、春涝及收获期高温多雨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产量比春麦可提高约30%。“东农冬麦1号”是唯一可以在黑龙江省安全越冬的冬小麦品种,田间返青率在80%以上。以往对抗寒性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在室内模拟低温条件下进行品种间的抗寒性比较,与其自然生长的环境温度及光照条件(光照条件与抗寒性直接相关)存在差异,特别是不能很好实现逐级降温适应锻炼。此外,对小麦抗寒性的研究多以苗期幼嫩叶片为取材部位,而北方高寒地区小麦实现越冬的主要部位是地下器官。因此,品种室内模拟低温环境的抗寒性研究结果难以代表其在大田的实际情况,对指导作物抗寒育种及生产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济麦22为对照,该材料来自山东),在田间自然降温条件下,观察幼苗习性及返青率;测定不同器官与抗寒相关的生理生化变化、解剖结构变化,揭示冬小麦抗寒性的生理基础和结构基础;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浓度外源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探索小麦抗寒的激素调控机制;通过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技术挖掘抗寒相关蛋白,揭示冬小麦抗寒的分子基础。该研究对于揭示冬小麦的抗寒机制、挖掘抗寒相关新蛋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今后我国北方寒地选育抗寒小麦种质资源及冬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越冬麦苗的生长习性及返青率东农冬麦1号越冬期幼苗匍匐于地面生长,返青率与土壤含水量及温度直接相关,含水量在25%左右最适于该品种生长及返青,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及温度的降低,返青率略有下降,幅度在60%~100%。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与返青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水量与返青率呈负相关。(2)越冬期前麦苗的生理生化变化东农冬麦1号各器官(根、分蘖节和叶片)在抗寒性上的代谢适应和物质准备表现为如下规律:相对含水量高低依次为分蘖节>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依次为分蘖节>根>叶片;蛋白质含量依次为叶片>分蘖节>根;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前期为分蘖节>根>叶片,中期为根>分蘖节>叶片,后期为分蘖节>叶片>根;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大小依次为分蘖节>根>叶片;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大小表现为前期分蘖节>叶片>根,后期为叶片>分蘖节>根;相对电导率大小依次为根>分蘖节>叶片;脱落酸(ABA)含量表现为前期叶>节>根,后期节>叶>根;赤霉素(GA)含量依次为叶>根>节;生长素(IAA)含量前期为叶>节>根,后期为叶>节>根;玉米素(ZR)含量依次为节>叶>根。总体表现为分蘖节的抗寒代谢适应和物质准备能力最强,是小麦安全越冬的重要器官,对其第二年的返青具有直接影响。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中的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ABA、ZR及IAA各指标之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表明各生理指标是协同作用,共同影响小麦的抗寒性,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其它6项指标之间均达到了显著相关,说明可溶性糖的含量对东农冬麦1号抗寒性的影响非常重要。(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麦苗抗寒性的调节外源ABA对东农冬麦1号的抗冷性有很大影响,低浓度的ABA可以提高低温下麦苗的生长,而高浓度则抑制生长,ABA提高抗冷性的最适浓度为10-7M;苗期低温下,ABA可以提高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膜透性。根浸ABA对提高幼苗抗冷效果要强于叶喷ABA。大田分蘖前期根际浇灌不同浓度(10-7、10-6、10-5、10-4 M)ABA、GA、6-BA可以影响东农冬麦1号的返青率,其中ABA及6-BA均提高返青率,10-5 M返青率增加效果最明显,GA降低返青率,10-4 M时返青率降为0。(4)抗寒相关蛋白在pH 4~7范围内,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蛋白质双向电泳表达图谱中发现56个蛋白质点在-30℃低温的表达量与5℃低温有明显差异(±2倍以上),通过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检索均得到了完整的肽指纹图谱。在这些蛋白中逆境蛋白占14.3%(包括抗病蛋白、类抗病蛋白、热激蛋白、热激蛋白70前体、热激蛋白70、热激蛋白90、冷诱导蛋白、干旱敏感蛋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物酶前体等,在低温后表达量上调)、代谢相关蛋白占23.2%(包括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腺苷酸α水解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F0-F1 ATP羧化酶α亚基、脂氧化酶、四氢叶酸还原酶、淀粉合酶、核糖核酸酶等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它们的表达量上调或下调)、信号分子蛋白占17.9%(包括酪氨酸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类CBF蛋白、钙调蛋白、类钙结合蛋白、转录因子等)、未知功能蛋白占17.9%,其他类蛋白占26.8%。这些蛋白的高量或低量表达可能对东农冬麦1号抗寒具有重要作用。对蛋白液进行冰棱晶体结构观察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冰棱晶体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已经有抗冻蛋白在分蘖节中产生。(5)冬小麦抗寒的组织细胞解剖结构东农冬麦1号各器官(根、叶、分蘖节)在-15℃左右低温下结构仍很完整。叶片细胞间隙大,根系射线细胞小,分蘖节内部交织着大量纵横交错的疏导组织。低温后叶绿体依然呈椭圆形,类囊体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跺叠整齐,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均匀分布于叶绿体中。线粒体略微肿胀,但没有嵴消失现象。这些结构特点进一步证实了东农冬麦1号的强抗寒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临沂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为全国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推动全国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启示.当然,临沂市在现代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在生态
本文针对岑溪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并就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化推广工作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田东县地处广西西南部右江盆地,全县总面积2816km2,总人口43万人,是国家扶持开发重点县,也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现代农
目的:了解产褥期产妇及其配偶抑郁状况,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新生儿父亲、母亲的抑郁情绪对其养育行为的影响,为新生儿父母的心理健康及婴儿的生长发育促进工
近年来,广西农机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目标任务,以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礼为重点,以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为方
多年以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农机化技术推广。2005年以来,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这一强农惠农政策,凋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使农机拥有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农机作业水平。结合钦南区农机化发展现状,从强化制度保障、强化服务平台保障、强化安全保障和强化部门
近年来,上思县把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提高甘蔗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积极实施2012~2014年自治区下达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续建项目,在全县建设6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正>~~
期刊
近年来,大容量数据存储设备主要是机械硬盘,机械硬盘采用机械马达和磁片作为载体,存在抗震性能低、高功耗和速度提升难度大等缺点。固态硬盘是以半导体作为存储介质及控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