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BABR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ABAB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C家族,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GABAB受体通过与其配体GABA结合,介导缓慢而持久的抑制性神经信号。过度激活或抑制受体,都会引起如认知、疼痛、焦虑、抑郁、癫痫、药物成瘾、精神分裂等疾病的发生。GABAB受体由于其复杂的结构、精细的激活机制和疾病的相关性,被认为是最有药理学意义的药物靶点。针对GABAB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开发主要集中于受体的激动剂、拮抗剂以及变构剂。开发GABAB受体特异性的调节剂,有利于GABAB受体的生理病理的研究,促进相关疾病的治疗。以GABAB受体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有利于筛选出GABAB受体的特异性调节剂,作为先导药物分子,为后续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基础,提高了药物开发的效率和速度。  本文主要以GABAB受体为药物靶点,建立基于该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将本实验室构建的Gqi9片段重组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得到的重组质粒再转染到本实验室已有的稳定表达GABAB受体的Flp-in CHO细胞系中,利用抗生素筛选及Ca2+信号检测的方法,得到了GABAB受体和Gqi9共表达的稳定细胞系。并使用该受体的配体GABA和拮抗剂CGP54626对其进行了功能验证以及稳定性检测等。最终获得了可以共表达GABAB受体和Gqi9的稳定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此外,也将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TR-FRET)应用于药物筛选中,建立基于SNAP和CLIP标记的TR-FRET检测的GABAB受体药物筛选模型。将SNAP标记的GB1和CLIP标记的GB2以及SNAP-GB1和GB2 C-tail带有内质网滞留信号KKTN的SNAP-GB2-KKTN,分别转染到Flp-inCHO细胞中,通过抗生素筛选、ELISA和Ca2+信号检测的方法,获得了一些既能上膜表达又能激活下游Ca2+信号的SNAP-GB1+CLIP-GB2和SNAP-GB1+CLIP-GB2-KKTN的克隆,用于下一步TR-FRET检测,最终建立成基于GABAB受体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本文建立的三个以GABAB受体为靶点的高通量稳定药物筛选模型,为筛选小分子活性化合物提供了工具,为神经方面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该实验从某一天然植物中提取到一种有效部位,产证实其黄酮类物质,命名为迪普罗斯.该实验的目的就是观察由普罗斯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该工作主要分两方面进行:一、观察迪普罗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次逼近型(SAR)模数转换器(ADC)由于具有简单的电路结构和极高的功耗效率,使其在中低精度应用下备受欢迎。但是当ADC的分辨率超过10位时,SAR ADC对
前额叶皮层是系统发生上最后出现、个体发育中成熟最迟的神经组织,它有着丰富的皮层问及皮层下交互联系。前额叶皮层在思维、推理、行为的计划和组织等许多脑高级功能中起着关
细胞内许多不同的分子形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来参与特定的生理事件。基于光学成像和种类众多的荧光蛋白探针,可以更加关注于特异细胞事件中的时空特性和动力学行为。为了在单
基于多视视频图像的建模需要从图像中获取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几何形状和表面颜色,而表面颜色则通过纹理映射获得。多视视频生成中的纹理技术研究正受到广泛关注,多视视频生成中
该文由综述及研究两个部分组成.1、综述部分:DNA的免疫学特性.2、研究部分.共三章:第一章,5株O型口蹄疫病毒VP基因克隆及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该文发现的牛源FMDV与另一地区的
该实验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血链球菌ATCC10556的AP-PCR产物700bp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血链球菌ATCC10556基因组DNA制备探针,对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分
在对广州地区进行的18年间(1978-1996)的流行病监测中发现:在爆发性流行年RSV感染的阳性率高达53.1﹪(1985),而非流行年阳性率只有1.4﹪.此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沈阳地区RSV感染状
学位
我们拟在个体水平通过小鼠基因Knockout的方法对Doc-1R基因描能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首先根据小鼠Doc-1R基因的cDNA序列,应用基因组频移的方法克隆小鼠Doc-1R基因.我们首先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