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化变迁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web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此同时,文化冲突也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文化变迁的需要,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充分考虑的重要的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问题。本文以近代文化变迁的阶段为基本线索,将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置于近代文化变迁的背景之下,考察了近代文化变迁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演变影响的历史,力图揭示通识教育课程与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今我国的文化特点,提出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应对思考。论文首先对课程与文化变迁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其次,对我国近代文化变迁以及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分析了传统儒家文化占主导时期、鸦片战争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特点以及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相应变化。最后,笔者着重分析了我国当前文化变迁的特点和发展趋向,并尝试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构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等多元文化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文化变迁的需要,不断更新课程的内涵和思想。具体而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应当在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对异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保持自身文化特色;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与和谐发展;努力促进全球化时代新的文化素养的培养。
其他文献
[目的 /意义]针对法律文献资源,设计一个统一的关联框架,以提高法律文献关联数据的质量。[方法/过程]以我国法律文献的制定、修改和发布实践为基础,设计FRBR模型在法律文献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缺陷日益暴露,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本文试图探讨离异家庭背景下城市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状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以往有关离异家庭、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以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
欧洲中世纪是现代大学的肇始,通过对中世纪大学学术生活的探究,认为在中世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学科诞生,大学拥有文、法、医、神四大学科,开创了分科培养人才的新纪元;大学学
随着高频金融数据的获取,已有很多基于高频数据的研究,包括已实现波动率的估计及其分布特征分析等.尝试结合日内高频数据和日收益率数据,基于Copula方法分析了日收益率与"已
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保存了大量戰國末至秦國初的法律文書等文獻語言材料,為我們認識這一時期的語言提供了具有特殊價值的资料。睡虎地秦墓竹簡自出土以來,字詞釋讀
较详细地分析了聚合物波导的应用特点、聚合物波导的制作工艺以及几种常用材料的性能及优势,并指出了它们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正>"如果说《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母法,《立法法》就是‘助产法’,是一个‘助产士’,它帮助母亲生出很多健康活泼的孩子。"9月17日,在中国法学会组织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获取规则是数据挖掘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根据粗糙集理论及决策值归纳函数的概念 ,可以把不相容的决策系统转化为相容的决策系统 ,并提出规则参数的合并方法 .在此基础上 ,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犯罪类型不断扩大、犯罪率逐渐呈上升趋势,日益成为老龄化社会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一日趋严重的社会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