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施硒对油用牡丹‘凤丹’生理特性及富硒效果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是生物体必需的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硒元素,只能从日常食物中获取。近年来,研究学者对硒元素的研究较多,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表明,外源施硒能有效实现食用性动植物的富硒目标。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木本落叶小灌木,原产中国。油用牡丹是近年来新兴的优质木本油料作物,牡丹种子可提取籽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关于油用牡丹的研究多集中于遗传育种、组织培养、药用价值及牡丹籽油的成分分析及提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有关油用牡丹富硒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油用牡丹‘凤丹’为实验材料,采用无人机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纳米硒,分别为:CK(对照)、S1(1500mg/hm2)、S2(3000mg/hm2)、S3(6000mg/hm2)、S4(8250mg/hm2)。研究不同浓度硒处理对‘凤丹’的光合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富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叶面施硒对‘凤丹’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极显著提高‘凤丹’叶片的光合速率(P<0.01)。不同处理下‘凤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总体呈‘双峰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出现了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CK处理下‘凤丹’叶片的光合速率在10:00时出现一个较小的高峰,之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迅速降低,12:00-18:00时间段内均处于较低水平,无明显的峰值。硒处理下在10:00时,‘凤丹’叶片净光合速率达到一天中最高峰,不同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CK,不同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16:00时,硒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出现第二个较小的峰值,而CK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较低,无明显峰值。不同处理下,‘凤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S3>S2>S1>S4>CK。叶面施硒提高了‘凤丹’叶片蒸腾速率,‘凤丹’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总体呈‘单峰型’。CK处理下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总体较为平缓,在10:00时有一个较小的高峰,而硒处理下叶片蒸腾速率在12:00时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高峰,之后环境温度升高,叶片蒸腾速率降低。其中S3、S4处理下蒸腾速率极显著高于CK及其他处理(P<0.01)。不同处理下,‘凤丹’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S3>S2>S4>S1>CK。‘凤丹’气孔导度日变化在10:00时叶片气孔导度达到全天最高峰,随着温度升高气孔导度随之降低,在12:00-16:00时间段内,气孔导度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环境温度降低叶片气孔导度增加。S2、S3浓度处理下气孔导度极显著高于CK及其他处理(P<0.01)。不同处理下,‘凤丹’气孔导度日变化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S3>S4>S2>S1>CK。不同处理下,‘凤丹’气孔导度日变化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S3>S4>S2>S1>CK。‘凤丹’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总体呈‘U’型,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胞间CO2浓度降低,在12:00-16:00时间段内胞间CO2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环境温度降低,胞间CO2浓度随之有小幅度增大。16:00时S3、S4处理下,叶片细胞间CO2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凤丹’籽粒中的硒含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随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叶面施硒对‘凤丹’抗性生理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极显著提高‘凤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含量(P<0.01);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P<0.05),极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1)。不同处理间,‘凤丹’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S3处理下叶片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显极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S1处理下,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浓度处理(P<0.05),S4处理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S4处理下,丙二醛(MDA)含量最低,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叶面施硒对‘凤丹’不同器官富硒效果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极显著提高‘凤丹’各器官中的硒含量(P<0.01),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凤丹’各器官中硒含量显著增加(P<0.05)。叶片的转运系数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S1处理下叶片吸收系数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叶片吸收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S1>S2>S3>S4;籽粒转运系数随浓度升高而升高,S3处理下籽粒转运系数显著高于S1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器官中硒含量差异较大,根中硒含量最低,叶中硒含量最高。根中硒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S1处理下,茎中硒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S4浓度处理下,叶中硒含量极显著高于S1、S2处理(P<0.01)。S1、S2处理下‘凤丹’不同器官中硒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叶>种仁>茎>种皮>根,S3、S4处理下‘凤丹’不同器官中硒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种皮>叶>种仁>茎>根。综上所述,叶面施硒后‘凤丹’,S3(6000mg/hm2)处理下‘凤丹’的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S4(8250mg/hm2)处理。S3(6000mg/hm2)、S4(8250mg/hm2)处理下对‘凤丹’的生理生长较为有利;S4(8250mg/hm2)处理下‘凤丹’各器官中硒含量最高,其次是S3(6000mg/hm2)处理。所以本研究结合施用硒肥后‘凤丹’的生理特性及富硒效果看,S3(6000mg/hm2)、S4(8250mg/hm2)处理下更利于‘凤丹’的生长,且达到了较好的富硒效果。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ianoniae,MO)是引起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病原,该病是一种高传染性和高发病率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已在我国多个省份的羊群中分离到该病原,对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用于预防该病的商品化疫苗较少,常用的全菌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期较短,亚单位疫苗成为支原体疫苗的研究热点。本试验运用免疫组学技术对MO IK3-3株的免疫原性蛋白进行了筛选,为绵羊
学位
学位
内生菌是可以与植物共生的内源微生物,内生菌通常具有特殊的促生特性,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分离内生菌并开发其作为促生菌可以促进绿色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促进植物对环境的修复。针对禾谷类作物如玉米水稻,以及不同植物组织(如根茎)的内生菌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是植物种子内生菌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以普通田菁(Sesbania cannabina)种子作为实验对象,通过LB培养基和高
雄性不育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其机理的研究一直是植物遗传育种重要的热点之一。细胞质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物学性状,其产生的机理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析。雄性不育的形成与育性相关基因在一定时空上的表达及其参与的复杂生理生化过程有关。组蛋白的共价修饰是调节基因表达的中心环节。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组蛋白的泛素化与去泛素化水平与植物的生殖发育密切相关,其与育性的关系已经在拟南芥、小麦、水
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气温升高、和氮沉降增加等因子可显著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生理生态过程,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长期健康。杨树(Populus spp.)是木本植物研究的模式树种,明确全球变化主要因子对杨树生长和生理生态过程的影响对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及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盆栽群众杨(P.×popularis‘35-44’)扦插苗为实验材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