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台湾客家文学中的民俗记忆进行了评述。作为台湾著名文学家钟理和的长子,钟铁民自小深受父母的影响,钟理和全家从北京返回美浓客家庄之后,客家社会的民俗文化,不断内化为身体的一部分,因而钟铁民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民俗文化得以信手拈来。钟铁民承续父亲的衣钵,为书写客家社会而努力,为美浓客家社区的发展和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播而奔走。学术界对钟铁民及其作品关注较少,现有研究成果大多是对其作品的文学评价,这与其在台湾客家社会中的地位相差甚远。因而,研究钟铁民文学作品的民俗书写、民俗记忆,对美浓客家庄来说,是对传统客家民俗文化的溯源,对其发展历史的记录,更是对美浓客家社会和谐发展的期许。民俗研究中的文献法和比较研究法应用于台湾客家文学中研究民俗,是民俗学研究范围的扩展,同时对文学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钟铁民文学作品中的客家人,包括客家妇女、平凡的小人物等形象。在钟铁民的笔下,美浓客家妇女既有传统客家女性“田头地尾、锅头灶尾、针头线尾、家头教尾”为家庭默默付出的经典形象,也有不堪忍受传统客家礼俗压迫而选择放弃人生的悲惨形象,更多是平凡世界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客家民俗很重要的一点是客家人与环境的关系,客家人多次迁徙的历史经历,促使他们逐渐养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也因此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之情。作为日常生活的客家民俗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为客家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从钟铁民的文字中能够看出,对于触犯美浓客家人心理底线的环境破坏行为,客家人表现出了强烈地反对,并且为了维护美丽家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客家社会环境保护的队伍之中。客家民俗,作为客家社会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型溯每一位客家人,有效利用民俗的这一特性,对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