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寄主定位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q_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属白蜡属Fraxinus树木的毁灭性蛀干害虫,自然分布于东北亚地区,近年传播到北美和欧洲,目前在国内外一些地区危害严重。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 Yang(膜翅目:姬小蜂科)是我国东北地区危害水曲柳Fraxinusmaxdshuria的白蜡窄吉丁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为利用天敌控制白蜡窄吉丁的危害,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该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寄主定位行为,结果如下:白蜡吉丁啮小蜂在吉林省长春地区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蛀道内越冬,1年发生3-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自然寄生率平均为35.72%,最高达76.92%,雌雄性比平均为3.04∶1,每寄主出蜂量为26.31±4.26头。补充营养的雌雄成蜂平均寿命分别为16.2±1.24d和7.00±1.19d,最长可达29d。明确了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16.823±1.381℃)和有效积温(78.851±0.442日度),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T=16.823+78.851V。通过“Y”型嗅觉仪对雌蜂趋性行为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受害树皮、吉丁虫幼虫、吉丁虫蛀道内排泄物对啮小蜂均有一定程度的吸引作用;白蜡窄吉丁幼虫蛀道内的排泄物和寄主植物次生挥发性物质对啮小蜂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P<0.05),在啮小蜂的寄主定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白蜡吉丁啮小蜂雌蜂进行了触角电位(FAG)电生理测试,确定了白蜡吉丁啮小蜂对不同气味源和干净空气的正趋向性依次为(从高到低):受害树皮+蛀道内排泄物>吉丁虫蛀道内排泄物>受害树皮>吉丁虫幼虫>健康树皮>干净空气;对不同气味源之间的趋向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吉丁虫幼虫+排泄物>受害树皮>吉丁虫蛀道内排泄物>健康树皮>健康树叶,初步筛选出对该蜂寻找寄主机制起着重要作用的味源物:受害树皮和蛀道内排泄物。利用扫描电镜(SEM)对该蜂触角进行了扫描,触角呈膝状,雌蜂触角共10节,总长约814.51μm,雄蜂触角共9节,总长约838.39μm。触角上共着生6种感器:板状感器、指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坛形感器和蒲姆氏鬃,而且雌雄触角感器的类型和数量存在差异,根据微观结构推测其可能具有的感受功能。
其他文献
菊花(Chrysanthemum xmorifolium Ramat.)品种变异丰富,其分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大菊品种分类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给品种鉴定和生产应用带来了困难。细胞学研究方法可
随着我国对DRM广播发射系统的开发和逐步推广,价廉物美的DRM接收机成了市场的迫切需求。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建立在DSP和ARM芯片基础上采用软件设计的DRM接收机,对DRM接收机原
患者,女,17岁。右大腿上段疼痛1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间歇性疼痛。疼痛逐渐加重,夜间痛明显,止痛药无效。查体见右大腿上段内前方肿块,约12cm×8cm大小,表面静
本研究以长江以南地区大面积栽培的优良笋用竹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Prevernalis)为研究对象,以经过一年覆盖、连续两年覆盖和未覆盖林地(对照)三种方式处理,分春
林木施肥是人们有意识地将某种有机或无机的营养物质施入土壤中或喷施在植物体上,以改善林木营养状况和促进林木生长,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的营林措施。黧蒴(Castanopsi
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以及部分半湿润地区土地沙漠化与沙尘暴灾害的首要环节,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的减少农田土壤风蚀。本试
AIM: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biraterone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rior chemotherapy.METHODS: The databases including Pub Med and abstracts pres
AIM: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diagnosis and surg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METHODS: Between
盐池县处于干旱向半干旱过渡的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其环境变化影响着东部地区的环境状况及经济发展,对该县的植被进行监测调查、对植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植被
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中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步骤,推动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已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其中大多数失地农民选择了动迁安置住区形式。不过目前动迁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