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气互结型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与网络药理学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论文一:通过临床治疗试验,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论文二: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半夏厚朴汤合甘桔汤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有效化学成分和关键基因靶点,构建相互作用关系图,探讨半夏厚朴汤合甘桔汤治疗LPRD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论文一: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咽喉反流性疾病(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气互结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日两次,餐前30min口服;加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日三次,餐前10min服用,连续治疗8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厚朴汤合甘桔汤加减以行气导滞、散结消痰(基础组成:半夏12g、生姜15g、厚朴9g、茯苓12g、桔梗9g、紫苏6g、甘草6g,膏方剂型),每次50ml,早晚饭后30分钟左右加热口服,连续口服8周;采用毫针针刺法针刺穴位:廉泉、天突、丰隆,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对照组与试验组均于治疗前和8周治疗后行电子喉镜检查,根据喉镜医生填写RFS量表,而患者填写RSI评分表、咽喉反流症状问卷,患者和医生共同合作进行VAS评分。本试验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论文二:通过TCMSP网站查询半夏厚朴汤合甘桔汤中七种中药的化合物,根据OB≥30%、DL≥0.18筛选出有效成分,通过Sytoscape3.7.2选出前五个重要有效成分。再根据该网站的同时运行perl脚本得到有效成分对应的靶点基因,通过UNIPORT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注释。运用Gene Cards数据库建立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基因数据库,运行Venny.R脚本,将半夏厚朴汤合甘桔汤中全部靶标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相关全部靶点进行Venn分析,得到两者共同的基因靶点。运用symbol2id.R脚本运行R x644.0.3,得到交集基因名所对应的ID。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进行拓扑分析得到药物与疾病的关键靶点。通过Sytoscape3.7.2软件,将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关键基因靶点相连,绘制出“中药-有效成分-关键靶点”相互作用关系的可视图。最后运用R脚本与perl脚本对PPI网络中蛋白质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论文一: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均于8周治疗后在症状、体征、生活质量上有明显改善,表现在RSI、RFS、VAS评分上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对照组与试验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在RSI、RFS、VA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7%,说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症状,但试验组方案效果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论文二:结果半夏厚朴汤合甘桔汤共计有效成分150个,通过筛选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为β-谷甾醇、豆甾醇、菠甾醇和木犀草素等,其基因靶点共计251个。咽喉反流性疾病相关作用靶点基因库共计1206个。两者交集基因靶点117个。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包含117个蛋白质节点和5086条相互作用关系,通过Degree值筛选出ALB、VEGFA、AKT1、IL6、EGFR、MAPK3等30个为关键核心靶点,从而绘制“中药-有效成分-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可视图。在GO功能富集分析中,根据Pvalue<0.05,共产生126个GO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中,共产生151个KEGG富集通路,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以及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论文一: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痰气互结型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疗效确切,能在改善喉部不适等症状的同时,还能减咽喉异物感以及肢倦纳呆等痰气郁结的情况,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以及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推广。论文二:半夏厚朴汤合甘桔汤在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上主要依靠β-谷甾醇、豆甾醇、菠甾醇和木犀草素等化学成分,作用于ALB、VEGFA、AKT1、IL6、EGFR、MAPK3等靶基因,通过影响炎症通路、细胞生成、细胞凋亡、激酶调节等作用机制来达到治疗目的,说明半夏厚朴汤合甘桔汤在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上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相互作用来发挥疗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本次纳入临床观察的病例均选自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因患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而行LC且术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经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证的患者,共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在LC术后予西医常规抗炎、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目的:通过对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医案报道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挖掘并总结其临床应用的证治规律。同时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平台建立半夏白术天麻汤-AS-通路网络,探索本方防治AS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材料与方法:1.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自2000至2020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医案,收集
目的:通过收集并整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例资料,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生日期与发病日期五运六气分布规律,探究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的运气因素。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运用Excel表格录入病例资料的病历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发病日期等数据信息,建立资料数据库,运用IBM 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出生日期与发病日期的各种运气因素分析采用非参
目的:通过观察血脂异常不同证候间患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纤维蛋白原数值水平的差异变化特点,探讨其与中医证候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收集2019年9月-2021年03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且符合血脂异常西医诊断标准的入组患者共计80例。根据中医证候辨识标准对患者进行证候辨识,并采用中医证候量表的方式量化证候的严重程度,统计80例患者中痰浊阻遏证患者40例,脾肾阳虚证患者40例。分别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两组病例均收集于2018.11-2019.11收治于辽宁中医康复中心脑K2病房及门诊的患者,两组共纳入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肢体麻木,且证属气虚血瘀型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基础治疗与康复训练,试验组予以眼针治疗,对照组予以体针治疗。疗程为4周,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分两组均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分型是否是影响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总结中药汤剂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将他们的基本信息、体力状态评分、临床分期、血清学检验指标、中医辨证分型、生存期、中药使用情况等录入Microsoft Excel表格中,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得出影响患者生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不孕症患者的体质进行研究,找出不孕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和好发体质,探讨体质与不孕症发生的相关性;同时探讨不孕症常见病因及其他影响因素与不孕症中医体质的关系,为后续的遣方用药治疗以及预防不孕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病例,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然后采用SPSS23.0软件对体质类型分布特点
目的: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研究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与健康儿童、紫癜性肾炎热毒伤络证与气虚血瘀证患儿的血清代谢物,为紫癜性肾炎及其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样本收集与分组: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紫癜性肾炎患儿15例为紫癜肾组(N),其中包括气虚血瘀证5例(N1)、热毒伤络证10例(N2)。收集上述患儿静脉血标本,同时招募10例健康儿
目的:本研究将慢性荨麻疹患者依据年龄特点分为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过敏原检测结果、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法及其转归,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特征、过敏原特异性的情况、中医辨证的偏向性和治疗方案的差异性以及中药治疗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转归的影响进行讨论,为日后学者研究老年慢性荨麻疹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
目的: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儿童六经体质的辨识标准进行专家问卷调查,明确儿童六经体质的体质分型,明晰儿童六经体质辨识的核心条目,从而为儿童六经体质初量表的形成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人工与网络检索相互结合的方式,对与儿童体质与六经体质相关的文献进行搜集查阅;总结梳理六经体质分型及辨识方法,并结合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建立起儿童六经体质分类的理论框架;根据框架提取各型体质特征中具有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