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保增长、调结构”的经济转型发展任务十分迫切。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亟需寻找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新型城镇化正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在“新常态”和“新型城镇化”的宏观大环境下,研究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我国未来城镇化建设和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从经济、人口、社会和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一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30个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4-2013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总体呈东、中、西部梯度下降态势。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基于C-D生产函数,利用2004-2013年全国30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形关系,东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空间差异性,西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的负影响不显著。最后,在前文实证结果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中介变量及政府规模调节变量,实证检验了其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整体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东中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均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但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均不存在中介效应,且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2)政府规模的调节效应也存在地区差异性,全国范围政府规模呈正向调节作用,东部地区政府规模表现为正向调节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调节效应则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