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作用下铝合金小孔件残余应力与疲劳断口特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s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结构往往是零件上应力集中的典型部位,在交变循环载荷的作用下容易萌生疲劳裂纹,最终使零件发生断裂失效。因此,零件上的孔结构急需进行有效的强化。相对于传统的小孔强化方法,激光冲击强化具有诸多优势,能大幅提高小孔件的抗疲劳特性,最终达到强化目的。但其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选择合适的激光冲击参数使铝合金小孔件疲劳断口上的疲劳裂纹源避开零件上原有的薄弱环节,进而提高强化效果。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7050-T7451铝合金小孔件激光冲击后的应力分布对疲劳裂纹源的影响。通过引入应力强度因子的相关理论,桥接铝合金小孔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与疲劳裂纹源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工作如下:  (1)对激光冲击后小孔件疲劳寿命的提高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应力场的角度出发,以激光冲击强化后的应力强度因子为切入点,对铝合金小孔件疲劳寿命提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在小孔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残余压应力,能有效的降低小孔件孔角位置实际的应力强度因子;  (2)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析了不同激光参数下孔壁上的应力分布,得到激光冲击参数与孔壁上应力峰、拉应力区间宽度与位置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激光冲击层数与峰值压力均会使孔壁中部残余拉应力区间的宽度减小,孔壁上的应力峰是激光参数与试样厚度的综合结果;  (3)对典型激光参数强化后7050-T7451铝合金小孔件的疲劳断口进行宏观分析,以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激光参数对孔壁上疲劳裂纹源与“疲劳源群”的位置的影响,并与双联试样未处理端的疲劳断口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能有效抑制铝合金小孔件孔角位置疲劳裂纹源的萌生,促使小孔件孔角位置的疲劳裂纹源内移至孔壁中部,且原先孔角位置的点状疲劳源经激光冲击后演变为“疲劳源群”,“疲劳源群”的宽度与激光冲击参数密切相关,增大强化能量与强化层数均可减小“疲劳源群“的宽度;  (4)对强化后7050-T7451铝合金小孔件的疲劳断口进行了微观分析,对同一7050-T7451铝合金双联试样的冲击端与未冲击端疲劳断口进行对比发现:铝合金小孔件冲击端断口的裂纹萌生区裂纹扩展路径更为曲折,裂纹稳定扩展中期的疲劳条带间距仅为未处理端相同位置的27.8%,裂纹稳定扩展后期的疲劳条带间距仅为未处理端相同位置的54.8%。  对激光冲击参数—残余应力—疲劳裂纹源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激光冲击强化铝合金小孔件疲劳裂纹源的分布特性,激光冲击参数的改变诱使铝合金小孔件内部残余应力的改变,在疲劳断口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疲劳裂纹源所在位置发生变化,不同的残余应力分布导致小孔件孔壁上实际的应力强度因子幅ΔKeff发生改变,疲劳裂纹源的位置随之发生改变,建立冲击参数—残余应力—疲劳裂纹源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预测小孔件强化后疲劳裂纹源的位置,提高铝合金小孔件的抗疲劳特性。
其他文献
图像去噪和图像匹配是图像处理领域中的热点课题。当前图像去噪算法无法较好去除噪声,尤其是当噪声较大的情况下。同时自然图像中包含着弱边缘和弱纹理细节,而绝大部分图像去
该论文结合西部路网改造的实际,提出了网级关键路段的确定方法.根据课题研究大纲的总体要求,以《公路普查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了路网信息管理数据库,新建的数据库表用来补充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加工行业已然在现代制造业的各领域当中逐渐渗透,使现代制造业对于数控加工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数控加工领域的专业技
随着时代发展,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单壳油船发生海事对环境产生的严重的破坏性影响,2003年12月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50届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确定淘汰单壳油
该文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制定了以速度作为中间媒介,通过线形与速度、速度与事故的相关关系来分析线形对道路安全的影响规律的研究方法.采取的技术路线是依据实测数据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电子战技术的发展,自动调平系统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不同的车体有各自特有的调平系统,同时部分调平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调平的需求。考虑到车体的调平系统的实际
学位
我国铁路路网是由多种经济主体所经营的线路组成的。除了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铁路外,还有多种以合资方式建设的自营铁路和地方铁路,体现了我国铁路建设和投资方式的多样性。在运营
该论文是以交通安全实验室自行组织开发的“交通事故智能化快速处理系统”软件系统的一部分--“交通事故现场迹证智能鉴别系统”的研究开发为依托而完成的.该论文首先描述了
辽宁省普通公路近年来发展很快,路面类型多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然而由于在设计中未能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气候、地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道路设计,在一些路段设计标准偏低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