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衍生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锂-氧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an0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迅速发展。由于这些能源的间歇性,需要开发大规模和高性能的能源存储和转换系统。电池根据需要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反之亦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储能设备因其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和重量轻等特点受到了高度关注,并被广泛商业应用。而锂-氧电池由于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以及构造相对简单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储能设备之一。在这些储能系统电极材料的研发过程中,金属有机骨架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和可调控的活性位点及形貌,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MOFs衍生物的优点,在本论文中选用不同形貌和功能的MOFs合成了两类电极材料,分别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和锂-氧电池正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在室温下,合成片状的Zn MOFs前驱体,随后经过碳化和硫化合成ZnCoS纳米颗粒负载在碳纳米片上的复合材料(ZnCoS@CNSs-1)。通过改变 Co2+的掺入量,来探究Zn MOFs片状结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Co2+掺入量的增加,Zn MOFs的亚稳态逐渐被破坏,导致形成无规则形貌的团聚物。当掺杂较少的Co2+离子时,则形成少量的 ZnCoS 活性物质。将合成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组装成半电池,测试其储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 Co(NO3)2·6H2O 与 Zn MOFs 的质量比为 1 时,得到的ZnCoS@CNSs-1兼具丰富的ZnCoS活性位点和稳定的片状形貌,因此ZnCoS@CNSs-1材料具有最优异的储锂性能。当电流密度为200 mA g-1时,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172.0 mA h g-1。在5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200圈后充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784.3 mA h g-1,并且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
  (2)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形貌的ZIF-8/67@CNTs复合物。合成路径1是以Zn2+和Co2+作为金属中心与2-甲基咪唑和CNTs合成Zn/Co-ZIF@CNTs前体,再经过800 ℃热解和酸处理后,使得N掺杂碳基质均匀地包覆在CNTs表面,形成谷穗状的NC@CNTs材料。NC@CNTs材料丰富的N活性位点有利于ORR反应进行,而大表面积的微孔碳骨架可提供空间容纳Li2O2。将NC@CNTs和纯CNTs作为锂-氧电池的正极催化剂进行了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NC@CNTs正极相比于纯CNTs正极具有更高的初始放电容量和更长的循环寿命。另外,由NC@CNTs作正极时电池性能提高,可能包括NC中存在的极少数Co单原子的催化贡献。
  合成路径2中由Co2+和2-甲基咪唑配位,与CNTs合成ZIF-67@CNTs复合物,经过高温煅烧后生成具有3D导电碳网络的Co-NC@CNTs材料。ZIF-67衍生的Co-NC纳米颗粒作为碳网络节点,既具有微孔和介孔结构,又有丰富的催化ORR和OER的活性位点。CNTs 作为碳骨架增强了催化剂的导电性,相互交联的碳网络为容纳放电产物提供了巨大的空间。Co-NC@CNTs材料作为锂-氧电池正极催化剂,具有更加优异的循环性能,在电流密度为250 mA g-1,截止容量为500 mAh g-1时循环圈数为145圈,在电流密度为200 mA g-1时放电容量为12570 mAh g-1均优于Co-NC和纯CNTs正极催化剂。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为了探明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以杂交籼稻C两优华占为供试品种,于2017-2018年在贵州省三穗县长吉镇机寨村开展钵苗机插水稻下进行不同密度和施氮量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两水平裂区设计,设密度(D)和施氮量(N)两个因素,主区为D处理,副区为N处理,有3种密度水平分别为21.65万穴/hm~2(33×14cm)、16.84万穴/hm~2(33×18cm)、12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