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黑恶势力的生成逻辑研究——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世纪之交时,随着乡村黑恶势力“东南西北中五霸天”被广泛报道,中国存在着乡村黑恶势力的现象由此进入公众视野,其具有的危害性、影响性、破坏性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因此,在2006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开展了关于“打黑除恶”的专项整治活动。以此为基础,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由此,将从前的“打黑除恶”行动升级为“扫黑除恶”行动。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然而在中国部分乡村存在着黑恶势力、宗族势力把持基层政权、拉拢腐蚀基层干部、占用集体资源等现象,严重影响脱贫扶贫工作的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阻碍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铲除中国乡村黑恶势力及其滋生的土壤势在必行。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乡村黑恶势力的生成逻辑问题。
  为了彻底扫除中国乡村黑恶势力及打击其背后的“保护伞”,研究中国乡村黑恶势力的生成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多案例比较分析法进行案例实证研究。通过对大量的文献梳理、总结、归纳,提出中国乡村黑恶势力生成逻辑的研究假设,将社会有机体视作一个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共同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每个子系统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依次为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整合功能、维持功能,部分功能的发挥对整体功能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经济系统中的研究假设包括:经济利益的驱动、基层官员的腐败、乡村的“空心化”;政治系统中的研究假设包括:国家对农村控制能力减弱,农村基层政权弱化、公共权力的异化——“养黑”与“容黑”、政治精英的“红黑转变”;社会系统中的研究假设包括:乡村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博弈、社会管控能力弱化;文化系统中的研究假设包括:宗族文化、帮会文化的影响,暴力文化、拜金文化的侵蚀。因此,笔者尝试建构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及“AGIL”模型,用来分析研究案例,验证研究假设。经验证,上述研究假设均成立。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府治理启示,指出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其他文献
伴随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大数据的运用越发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巨大改变。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舆论传播方式不断颠覆人们的生活和认知,其也对传统纸质和电视媒体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针对上述变化,党和国家认识到传统媒体改革及建立媒体融合的重要性,尤其要做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彰显其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区域信息枢纽的三大功能。鉴于此,本文拟从政策创新及扩散的理论角度分析建设县级融媒
贵阳市是西南地区一个快速发展、着力实现后发高超的三线城市,南明区作为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承担着经济、社会等方面转型发展的重任。而中心城区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失业人数也在攀升,大量的农民工及城镇失业者为解决生存问题,被迫进入“准入门槛不高、风险系数较低、收益见效快”的摊贩行业。对待规模庞大的流动摊贩治理问题,城管的一线执法人员却存在执法不规范、执法不公正、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损害了公民的利益和
学位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的大量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城镇“进城潮”和农村的“空巢化”,很多传统村因此迅速衰落,其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既势在必行,又刻不容缓。  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传统村落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分析黔东南州
学位
城市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状况的集中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水平。城市社区是城市组织管理中的最小单位,对于推动城市的有效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了城市治理的实际责任。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社区地位日益突出,其治理的有效性也日益凸显。社区治理中政府能否识别居民的需求,充分发挥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影响着社区治理的成效。但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普遍不足,存在着参与主体
学位
政策试点是中国治理实践中所特有的一种政策测试与创新机制,这种基于“试验”理念的政策制定机制,对控制改革风险、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改革成功率非常有利。该机制在经济领域等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治理方面却成效一般。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于2000年开始推行,2017年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继续以试点形式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这说明历行17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并未取得预期成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他们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近年来受经济下行、产业结构升级、家庭羁绊、城市物价水平不断攀升、身体健康状况变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大龄农民工不得不走上回流之路。回流的大龄农民工仍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就业问题,包括回流就业难度大、回流就业质量差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参与政务的意识和能力都获得了极大提高,与此同时,政府进行政务传播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为顺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中国各级政府纷纷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政务号,通过发布政务短视频,进行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形象展示及政务服务工作,政务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中国各级政府机构进行公共服务和政民互动的新方式。公众通过观看和互动(点赞、评论和转发)积极参与到政务短视频中,实现政民之间良好
学位
作为中国城市社会的基础治理单元,在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的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的城市问题不可避免的下沉与汇集到社区,城市空间的垂直压缩、商品房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大量涌入带来了社区居民的异质化与原子化,对于社区的“脱域”认同将社区居民逐渐从社区自治中抽离出来,社区共同体对于社区居民的重要性不断被弱化,如何实现社区的有效治理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命题之一,考验着不同层级政府的政治智慧。  基于此,诸多
学位
评估政府预算绩效是财政监督的关键环节,是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解决在推进预算绩效评估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行政能力有限性问题,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评估。但当前评估结果常常得不到重视和应用,主要原因是政府参评部门面临着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的制约,不具备有效采纳第三方评估结果的约束条件。本文通过剖析在通常模式下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预算绩效评估的案例细节,基于效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通过网络发表观点、阐述意见已经成为公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然而,由于网络具有身份虚拟、高速联通等特性,网民群体在表达利益诉求时极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面对网络公共事件,很多网民不满足于单纯的言论表达,在过激情绪的引导下自发地开展网上或现实行动,从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从早年的“瓮安事件”、“茂名PX事件”、“周久耕事件”到近年的“长生疫苗事件”、“雪乡事件”、“红黄蓝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