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动态发展影响:基于纵向研究的证据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杀可以发生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15-29岁年龄段的第二大死因。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同时又是十分重要的阶段,青少年需要平衡迅猛的身体变化和缓慢的心理发展,同时又要经历青春期,其情绪敏感不稳定,容易觉察到更多负性信息,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特别是自杀问题。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在10%-25%之间。校园氛围这类由个体自身感知到的社会心理情境对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十分重要。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负性情绪作为个体的易感性也是影响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基于阶段-环境匹配理论、自杀逃避理论、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和自杀的动机-意志整合模型探索了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设计,选用青少年感知校园氛围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及自杀意念/自杀企图问卷,对天津市某中学的学生,以半年为间隔共进行了三次追踪调查。首次施测时间为初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后的第4周,最终共追踪到有效研究对象211名。研究一通过分别建立交叉滞后模型考察校园氛围、负性情绪对三个时间点上青少年自杀意念发展的影响;研究二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检验负性情绪在校园氛围和自杀意念间的跨时中介作用;研究三通过建立潜变量增长模型探讨性别、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对自杀意念发展轨迹的影响,试图发现个体间自杀意念发展趋势的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均可以延时预测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其中校园氛围起负向延时预测作用,负性情绪起正向延时预测作用;
  2.时间点1的校园氛围能负向预测时间点2的负性情绪,时间点2的负性情绪能正向预测时间点3的自杀意念,负性情绪在校园氛围和自杀意念间存在跨时中介作用;
  3.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在三次测量中呈现出先降低再增长的趋势,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初始水平,以及后来的变化速度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自杀意念的变化速率与自杀意念的起始水平之间相关不显著;
  4.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自杀意念起始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为女生自杀意念的起始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但二者的自杀意念水平的变化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
  5.校园氛围对自杀意念发展趋势的存在影响,良好的校园氛围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降低有促进作用。
  综上,本研究从纵向角度出发,为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干预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证据,提示可以从发展的角度综合看待环境和个体因素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深厚,因其历史积淀而历久弥新。传统村落作为几千年文明史发展到今天的产物,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大众的文化记忆。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活态遗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因时代背景和相关政策的不断变化,使得传统村落的发展方向也在不断的变化。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战略之一,并明确乡风文明的总要求,体现了当前我国重视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位
我国各区域之间占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数量与质量不均等的客观事实是导致我国各省市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每一代领导集体的重任所在,相关探索历经建国初期的区域均衡发展思想、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发展思想、20世纪末的区域协调发展思想、21世纪初期的统筹区域发展思想。不同时期,鉴于面临社会任务的差异性,区域政策指向不一,
学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的青少年大多是“00后”一代,其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较之以往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应的道德品质在因素多变的背景下跟以往相比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新媒体、自媒体的应用,外来文化的碰撞,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以往的道德教育观念、道德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不足以适应新环境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因此,面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学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基础。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接受者、传承者和弘扬者,大学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和传承,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学位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实践证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关乎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也关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立德树人,就是要立共产主义大德。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为党和国家培养又专又红、德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社会转型带来各种问题,严重冲击着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大学生在恋爱动机、行为、道德等方面问题频现。从2013年9月开始,“95后”一代进入大学,成为当前高校的主力军。通过探析“95后”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及特点,有利于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而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恋爱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为此,本论文针对国内外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现状特征,运用实证研究
学位
当前我国教育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等现象。这些问题与个人而言,不利于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国家而言,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迫切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然而,教育的变革在于文化的变革,教育的唤醒在于文化的唤醒。道家文化中“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思想有助于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从而有助于建立创新型国家。鉴于此,当前要深
学位
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会经常不间断的进行眼跳来使我们的注视点落在中央凹区域。Yan等人发现了汉语阅读中的偏好注视位置(PVL)曲线。当只有单次注视时,PVL曲线在词中心附近达到峰值,而当在首次阅读中有多次注视时,在首次注视即达到峰值。Li等人认为当注视点位于词中心时,汉语词中的所有字都会被加工,读者可以在不知道词边界的时候就能迅速决定眼跳进入词中心。Liu等人提出了动态调整假说,
学位
阅读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老年人由于认知与视力衰退等原因会在阅读中表现出与青年人不同的模式。阅读时前文语境的可预测性是影响阅读的重要因素,在拼音文字和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中均发现高预测性词的跳读率高、注视时间短、注视次数以及回视次数都少。有拼音文字研究发现,预测性会消除换位字母效应。换位字母效应是指将某个单词内的字母互换位置对阅读带来的干扰要小于对应字母替换为其它的字母带来的干扰。近年来在汉
学位
注意,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其作用是优先选择某个或某类刺激进行认知加工。不同于传统的注意选择机制,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在训练阶段将非凸显性刺激与价值信息(奖励或惩罚)建立联结后,在接下来的视觉搜索任务中,即使该价值联结刺激作为分心刺激出现,它们仍然可以捕获个体的注意,这一现象被命名为价值驱动注意捕获。当前关于价值驱动注意捕获的研究多集中于空间注意选择,然而空间注意只是注意选择的一个方面。因此,在前人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