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原生质体诱变技术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2009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绿色木霉F<,264>为出发菌株,利用原生质体诱变技术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研究了绿色木霉F<,264>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制备绿色木霉F<,264>的原生质体应选用生长18-20h的菌丝,以0.2mol/L的磷酸缓冲液(pH5.8)为高渗缓冲系统,渗透压稳定剂选用0.6mol/L的氯化钠效果最佳.用溶菌酶:蜗牛酶=3:3(mg/ml)的混合酶,在32℃酶解3h.原生质体产量可达5.59×106个/mi.绿色木霉F<,264>原生质体再生应选择酶解2-3h的原生质体,以半固体木霉再生培养基为其再生培养基,其再生率在8.2%左右.经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突变株F-UV<,264>,其滤纸酶活为15.78IU/g干料.突变株F-UV<,264>和出发菌株F<,264>的菌落形态基本相同,但两者的产孢时间明显不同,对其进行的拮抗试验和聚丙烯酰胺凝胶非变性电泳实验都表明两者是不同的菌株,证明绿色木霉F-UV<,264>为F<,264>的变异株.突变株能在发酵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其产纤维素酶能力为出发菌株的3倍,并且该菌株遗传稳定性好.对其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作用最适温度为50℃,pH为5.0,底物量为60mg滤纸.F-UV<,264>产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均较好.培养基的组成、配比和培养条件等都会对绿色木霉F-UV<,264>产生的纤维素酶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该实验初步确定了绿色木霉F-UV<,264>的最适培养基起始pH为4.6-5.6;麸皮/稻草粉=1/3;固/液=1/4;并加入2%Mandels营养盐;30℃发酵96-135h可明显提高酶的产量,最终可使滤纸酶酶活提高到18.89IU/g干料.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影响老年人的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神经元和突触的渐进性丢失、细胞外淀粉样斑块的形成以及神经元内神经纤维缠绕。尽管对AD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进行品质改良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小麦籽粒贮藏蛋白,尤其是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与小麦的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从小麦及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工作者开始对校本培训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给予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在特殊的社会、教育和生活背景下,“学不可以已”也逐渐反映了终
根据学生问题解决作答卷面尝试进行学习诊断,对学生在题目作答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诊断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以高三学生在复习“动量”时一道单元
新人教版《物理》第十章的编写说明,以使教师了解教材结构及核心素养落实.
拟南芥作为分子生物学中的模式植物,其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目前已进入功能基因组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有重要价值基因功能的揭示,必将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该试
为落实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和理念,教师要积极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研究,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引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本文以TPS1基因的CDNA,质粒pWM101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因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WM102。将质粒PWM102转化农杆菌菌株EHA105,经kana霉素,Rif霉素筛选,PCR鉴定,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WM102的农杆菌。通过对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中2,4-D浓度调整,得到了一组对成熟胚诱导与分化较好的培养基,并确定以小麦温6的成熟胚与幼胚作为基因转化的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发展教育已不可避免,努力构建适合时代需要、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迫在眉睫,近三年我们在构建精准教学模式方面做到了知识图谱清晰、师生交互及
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下对“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功能如何定位,梳理了实际教学问题,依据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器材简单、易操作、易完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