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即普通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HD+HDF)及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ROD)相关指标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及β2-微球蛋白(β2‐MG)等的影响,为 ROD患者选择合理的血液净化方式,从而提高透析充分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 选取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6个月以上均符合诊断ROD的患者;主要有皮肤瘙痒,骨痛、行走困难及转移性钙化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Ca降低及P、PTH升高;共纳入64例患者,男36例,女28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7.03±12.41岁,透析龄24‐96个月,平均透析龄65.44±21.27个月。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高血压性肾损害16例,糖尿病肾病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多囊肾3例,梗阻性肾病2例。入选患者均病情平稳,排除感染、活动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每周透析3次,治疗时间为4h/次。患者均使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4008S型透析机、On‐line HDF血液透析滤过机,应用双极反渗超纯净水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5 mmol/L,应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FX10聚砜膜透析器、FX80聚砜膜高通量透析器。根据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分为4组,即普通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HD+HDF)(1次/周)及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1次/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于透析前空腹静脉采血,化验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及β2‐微球蛋白(β2‐MG),并计算钙磷乘积。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自身对照需先进行S‐W正态性检验,若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配对t检验,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需先进行S‐W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均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分析P<0.05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1)HFHD组、HD+HDF组及HD+HP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P、ALP、PTH、β2‐MG水平,Ca×P均显著下降(P<0.05)。 (2)HD+HDF组、HD+HP组治疗后清除β2‐MG及PTH优于HFHD组(P<0.05),HD+HDF组与HD+HP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HD组治疗前后血P、Ca×P、PTH、β2‐MG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 (4)四组治疗前后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除普通血液透析外,其余三种透析方式均可以降低血磷(P),使钙磷乘积下降,有效清除甲状旁腺激素(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G),从而纠正钙磷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