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远期安全性及预后分析

来源 :承德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c70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联合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双示踪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远期随访结果及安全性,分析这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特征及预后。
  方法:
  1.双示踪法的远期随访结果及安全性
  连续入组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39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22例,依据双示踪法行哨淋巴结显影及病理情况分为2组,(1)实验组:前哨淋巴结阳性或前哨淋巴结检出失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70例。(2)对照组:前哨淋巴结阴性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152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5年的局部复发、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病生存、总生存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有无差异,从而为双示踪法行前哨淋巴活检的远期安全性提供证据。
  2.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依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2组,(1)复发组:发生不良事件患者24例。(2)未复发组:未发生不良事件患者198例。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评估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1.入组患者5年随访结果比较
  符合入组标准的22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1)局部复发:对照组(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152例患者与实验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70例患者局部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7%(1/152)vs1.4%(1/70),P=0.576。(2)区域淋巴结转移: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152)vs1.4%(1/70)P=0.231。(3)远处转移: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3%(8/152)vs15.7%(11/70)P=0.010。(4)死亡情况: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3%(8/152)vs7.1%(5/70)P=0.579。(4)术后无病生存率: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无病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1年无病生存率比较100%(152/152)vs100%(70/70),P=1.000;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96.7%(147/152)vs95.6%(67/70),P=0.711;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90.8%(138/152)vs85.7%(60/70),P=0.258。(5)术后总生存率: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总生存率比较100%(152/152)vs100%(70/70),P=1.000;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98.0%(149/152)vs97.1%(68/70),P=0.680;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94.7%(144/152)vs92.9%(65/70),P=0.579。(6)所有患者的无病生存率:222例入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222/222)、96.4%(214/222)、89.2%(198/222)。(7)所有患者的总生存率:222例入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100%(222/222)、96.8%(215/222)、94.1%(209/222)。
  2.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患者年龄≤50岁,分子分型为三阴性及原发肿瘤>2cm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HR分别为3.254(95%CI:1.086-9.748),7.321(95%CI:2.958-18.116),3.507(95%CI:1.118-10.355),均P<0.05。
  结论:
  1.ICG联合MB双示踪法行SLNB有可靠的腋窝控制率及远期安全性,可以在临床推广。
  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三阴性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报纸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学位
目的:  近年来皮肤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不但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还给人们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积极探讨皮肤肿瘤的发病机制,积极寻找皮肤肿瘤发病过程中的特异性指标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IGF1R、SHC1、GRB2、MST1及MDM2在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鲍恩病(Bowens disease,BD)、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