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塑料基质对周丛藻膜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丛藻类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高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同时,它还能够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抗生素等新型污染物,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周丛藻类群落结构组成比较复杂,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响应。因此,周丛藻类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物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生态修复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附着基质是影响周丛藻膜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不同材质的附着基质会对周丛藻类的生长有显著性差异,但鲜有以塑料板作为周丛藻类附着基质的研究。本研究首先于2021年4~2021年5月中旬,在上海海洋大学校园内取实验用水,在室外大棚进行周丛藻类的培养,通过测定周丛藻类的叶绿素a和干重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群落组成,探究不同塑料聚合物作为附着基质对周丛藻类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1年8月~2021年9月中旬,于上海海洋大学明湖采集实验用水,然后从第一次实验中挑选出差异较为显著的塑料材质—聚碳酸酯(PC)塑料,选取不同颜色(透明、绿色、蓝色、茶色和白色)的聚碳酸酯(PC)塑料,于室外探究其对周丛藻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不同塑料材质作为附着基质对周丛藻类附着生态的影响,为我们今后在利用周丛生物净化污水技术中,科学合理地筛选附着基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4种塑料基质的探究,发现不同塑料材质会对周丛藻膜的生长产生不同影响。PC实验组对TP的吸收率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这说明该实验组能够有效促进周丛藻类的生长,进而更高效地去除水体中的磷。PC和PET实验组周丛藻类的叶绿素a和干重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材质(P<0.05),这说明这两个塑料材质作为附着基质可以促进周丛藻类的生长。在整个实验周期内,PS实验组的叶绿素a和干重含量一直低于其他实验组,这表明PS会显著抑制周丛藻类的生长(P<0.05)。PET实验组上生长的周丛藻类具有较低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实验初期(第6 d),所有实验组群落组成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其中PS实验组的生物密度最低为4.47×10~3cells·cm-2;PC实验组优势属是小球藻属(Chlorella)和直链藻属(Melosira)。实验中期(第24 d)各实验组的蓝藻门藻类占总生物密度的70%以上;PC和PVC实验组的优势属是伪鱼腥藻属(Pseudoanabaena)和鞘丝藻属(Lyngbya)。实验末期(第42 d)PC实验组和PET实验组蓝藻门的比例约占整个生物密度的90%,PVC实验组生物密度最低为1.33×10~4cells·cm-2,其中蓝藻门和绿藻门所占比例分别为32%和56%。(2)通过对透明、绿色、蓝色、茶色和白色5种不同颜色PC基质附着实验发现,茶色PC上周丛生物膜的叶绿素a和干重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会,说明茶色PC塑料会显著抑制周丛藻类的生态效应(P<0.05)。绿色PC塑料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这表明绿色PC塑料会显著抑制周丛藻类的光合活力(P<0.05),进而导致藻细胞光合作用的能力减弱。总的来说,茶色PC塑料实验组的周丛藻类群落具有较低的物种丰富的和多样性。各实验组的周丛藻类的群落结构差异不大,在实验初期(第7 d),绿色组的生物密度为4.91×10~4 cells·cm-2显著高于透明组的1.78×10~4 cells·cm-2(P<0.05)。透明PC塑料实验组的优势属是伪鱼腥藻属(Pseudoanabaena)和鞘丝藻属(Lyngbya)。实验中期(25 d),蓝色PC塑料实验组蓝藻门所占比例极少。实验末期(第42 d),蓝色PC塑料实验组硅藻门所占比例极少。实验中后期的优势类群为绿藻门的转板藻属(Mougeotia)。
其他文献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通常由外伤引起,是临床上的一个巨大挑战。周围神经的损伤可能导致神经缺损、内部血管断裂以及神经元和靶器官的失用。周围神经缺损在周围神经损伤中很常见,会导致肢体麻木和肌肉萎缩,并导致神经功能丧失。当周围神经缺损的间隙小于5 mm时,通常采用神经缝合术。当神经间隙大于2 cm时,直接端对端缝合不适合神经修复。自体神经移植是治疗长段神经缺损的金标准,尤其是在不适合直接端端缝合的
学位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发展质量的提升,我国的发展理念、方针也在不断的调整,构建绿色和谐社会,让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齐头并进,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是当前我国重要的发展理念之一。我国十分注重林业产业的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几代人的努力与付出,当前我国的林业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从世界航拍的角度来看,中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扩大林业绿色覆盖面积,中国林业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十分积极
期刊
为寻求较好的三七叶干燥方式,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干燥对三七叶进行干燥,测定不同干燥方式下三七叶的总皂苷、多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单体皂苷含量,评估其体外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鉴定其挥发性成分,并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其代谢物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干燥方式均可显著提高三七叶的总皂苷和多糖含量,降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但不同程度地减弱了其功能活性,
期刊
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在自然界中全部来自于人为的排放。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和畜牧业养殖的高速蓬勃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高,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养殖户为了防止传染性的疾病爆发会经常性的使用抗生素进行病害的预防,其中以恩诺沙星(ENR)为代表的喹诺酮类药物用量大、频次高。残留的抗生素进入自然水体后,对水体中的生物特别是微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纳克级别的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在环境中
学位
低温会引发几乎每种生物体十分强烈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例如,有害的冷刺激,不仅会对动物和人类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并引起疼痛,甚至危及生命。水温是影响水生生物生理和行为的重要外在因素,低温能够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免疫系统、性别分化和繁殖。鱼类作为变温动物,能够适应自然温度,如水生环境中每日或季节性的温度波动。然而,当温度下降到超过它们的冷耐受能力时,鱼类就会受到低温胁迫,甚至可能导致
学位
NF-κB是一种控制DNA转录的蛋白复合体,是先天免疫系统中重要的转录因子。目前鉴别出RelA(p65)、RelB、C-Rel、NF-κB1(p105/p50)和NF-κB2(p100/p52)五个家族成员。NF-κB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的动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对诸多刺激的响应。在本研究中,通过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花鲈RelA、RelB、C-Rel、p105和p100五个家族成员的c DNA
学位
为揭示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GIAHS)中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分布特征以及青田田鱼对这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根据当地季节变化特点与农事安排,分别在2020年12月和2021年4、7、9月对青田传统的稻鱼共生系统——饲养青田田鱼的稻-田鱼田(RC)进行了浮游动
学位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它是一种鲤科鱼类,具有个体大、养殖广等诸多特点,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渔业资源。随着对青鱼人工繁殖、营养、抗病、资源分布等方面研究的深入,缺少青鱼参考基因组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显得明显,对青鱼基因组基础数据的需求也显得越来越迫切。目前已经完成了多数鲤科鱼类的基因组测序,这些鲤科物种与青鱼亲缘关系接近,基因组大小及结构与青鱼相似
学位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日龄意大利蜜蜂意蜂对茶花粉和油菜粉矿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测定了不同日龄意大利意蜂对茶花粉和油菜花粉的采食量和矿物质的消化率,结果表明:意蜂采食量均随日龄而增加,3、6和9日龄意蜂采食量均增加著差异。同一花粉日粮不同日龄之间差异显著;意蜂对油菜日粮矿物质铜的消化率随日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对茶花粉日粮矿物质铜的消化率随日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意蜂对日粮中矿物质元素铁和钾
会议
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蛋白酶活性随日龄增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在6日龄前后中肠蛋白酶活性最高,研究表明,日粮是影响工蜂蛋白质消化率的主要因素,不同日龄对同一种日粮蛋白质消化率无差异。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