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贝克叙事理论视角下《英格力士》英译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她创造性地将社会学和交际理论中的叙事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之中,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视角。该理论于2005年提出,并在2006年出版的《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述》中得到了系统而详尽的解释说明。在书中,蒙娜·贝克提出了四种策略,用以在翻译过程中重构叙事,其中包括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以及人物事件的再定位。她的理论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不同体裁翻译文本的研究之中。本文基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对《英格力士》及其英文译本进行了分析研究。《英格力士》是王刚根据文革时期自己在新疆的真实成长经历所创作的,是一部极具中国特色的小说。在对原小说和英文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本文作者发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了蒙娜·贝克提出的四种叙事策略。首先,译者使用时空构建,为读者真实地展现文革背景下的原文本,并凸显原文叙事。其次,译者通过省略和添加的方式,实现了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其中,通过省略,作者避免了涉及他国政治,迎合西方主流叙事,简化小说叙事,并使得文本更易被读者理解接受;通过添加的方式,作者在新的叙事中体现了文革时期下人性的扭曲,人权的丧失以及人物的悲哀。再次,译者通过小说标题,人物地点的命名以及转换词语意义的方式实现了译文的标示性建构,以试图改变叙事人物口吻和读者的评价,加强叙事效果。最后,译者通过文本/话语内部指示和语域的转换,再定位了读者,小说参与者和译文之间的关系。基于译者理解的这些转换是为了使读者保持与译文间的合理距离,同时理性看待人物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正>~~
一、引言20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生产的规模急剧扩大,能源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这一问题对我国来说特别重要。上一世纪的最后20年中,我国执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规模巨大的外资
期刊
广东质监部门以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省名牌产品申报为契机,大力宣传发动申报企业加入电子监管网。据统计,在全省230个申报中国名牌的产品中,有224个已入网,223个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标准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尤其是国际标准已成为全球市场的准入证。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谁先在标准上占有优势,谁就能
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急性时相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标.近年的研究揭示CRP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的发病有关,对糖尿病未来风险预测及临床治疗有效性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内蒙古银行卡产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区金融改革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有力地支持和服务了自治区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和经济
本文利用Riemann方法和压缩映像不动点方法证明了问题存在唯一的正则解,其中η(x,t、h(x)、β_i(t),μ_i(t)(i=1,2)是满足适当条件的已知函数。
作为特殊添加剂,包装对食品货架期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业内的认可。本文对兰光在实际检测中遇到的蛋糕包装质量问题案例进行介绍,希望为食品企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一点启发与帮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在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与研究组对象分别来自我院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2016年4月~2017年3月)及实施后(2017年4月~2018年3月)各自接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