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社区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各类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多发期,亟待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建设安定有序、生动和谐的社区环境,是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繁荣,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战略举措,同时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涉及社会管理和建设方面的提案达460件之多,社会管理创新成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的基层组织,是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源泉。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和具体实践,是加强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高校社区是社区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对提升高校教师生活幸福感,提供工作和学习保障,提高社区整体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我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社区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生活、休息、交流、研究的基本场所,加强高校社区的建设对于完善社会管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社区建设受到普遍关注,但是高校社区建设的关注度则相对较弱,有针对性的把高等院校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案例分析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对高等院校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研究成为十分必要和相当紧迫的课题。本选题拟在高等学校社区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论文以武汉市洪山区部分高校社区建设为例,对我国当前高校社区建设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分析。从“问题”出发,按照“解剖麻雀”的办法和“逐步深入”的思路加以展开,将文章分为五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该部分首先阐述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拟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重点论述“高校发展与国家强盛、高校平安与社会稳定、高校社区和谐与高校事业兴旺”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本研究提供更为具体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第三章概括武汉市洪山区高校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做法,总结其已取得的主要成绩及成功经验,并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成功案例,深入解读其取得当前成绩的关键因素。第四章分析和归纳高校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部分高校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在高校社区和政府主管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明晰,使得政府职能、高校职能和社区居委会职责相混淆,高校社区管理权属不确定;其次,高校社区内部管理有待加强和完善;最后,高校社区软硬件建设不足,高校教师住房的问题,医疗设施建设的问题,以及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系统谋划不足的问题等都亟待加以解决。。第五章根据高校社区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任务型教学法受到了语言界众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指导的教材和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任务型教学法(Task一B
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二十多年了,而且这一理念也在渐渐被大多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接受。但是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施行情况却和理论描述相差甚远,有些学校的做法甚至与国
现阶段三维点云的数据采集方法因其对物体表面的敏感性,其测量结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空洞、毛刺区域。三维点云的修补对于点云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上肢淋巴水肿、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5年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
老官山汉墓医简《六十病方》以15枚有病方编号的题名简为目录,约200支与题名简编号相对应的病方简为正文,二者共同构成了《六十病方》的主体结构。研究中发现《六十病方》的
马王堆古脉书出土40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除了对古脉书进行整理及释读工作外,基于马王堆古脉书并结合相关的传世文献,在语言文字、经络理论、古书成书以及其他相关方
科学的教师评价对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介绍教师评价在美国和英国的发展历程,回顾其主要的评价理念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其整体特点,有助于我国教师评价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诊疗经验、用药特色等方面系统总结阐述了彭培初教授论治尿路感染的经验。
价值观念作为观念的一种,指可能存在或实际存在的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取向或心理动态和行为定势。它是人们在一定环境中有关动机、目的、
生态经济是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自然资源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以及科学技术对产业结构巨大推力的背景下产生的。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有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生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