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并构建预测术后复发的预后模型,同时对比分析复发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为乳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和复发患者再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共91例。选择91例病例中完整记载的14项可能对乳腺癌术后复发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作为观察指标,应用COX风险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来分析这14项临床参数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建立预后指数模型并进行验证。同时把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复发位置不同分为局部复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远处转移三组,每组再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生存率的对比分析。结果一、乳腺癌术后复发临床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指数模型1.COX风险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经情况、原发肿瘤大小(直径、分段直径)、临床分期、ER、Her-2、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阳性数目、淋巴结阳性数目分段、淋巴结转移率)与乳腺癌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均<0.05)。当淋巴结清扫数目≥10时,淋巴结阳性数目、淋巴结阳性数目分段、淋巴结转移率均与乳腺癌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均<0.05);当淋巴结清扫数目<10时,只有淋巴结转移率与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0.019),而淋巴结阳性数目、淋巴结阳性数目分段则与术后复发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其他的项目,年龄情况(年龄、分段年龄)、肿块位置、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清扫数目分段)、PR与乳腺癌术后复发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2.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Her-2、ER、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是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3.乳腺癌术后复发预后指数计算式:PI= -1.224 +1.623*X5 + 0.633*X11–0.478*X9-0.829*X12-1.871*X13-0.457*X14,经验证该预后指数模型能准确反映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二、术后复发患者再治疗情况分析1.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优于远处转移和局发伴远处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处转移与局发伴远处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两年后复发患者复发后生存率明显高于两年内复发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2.局部复发患者,局部治疗(或加全身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高于未治疗组和全身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治疗组与全身治疗组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3.远处转移患者,全身治疗辅以局部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全身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而全身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也显著高于未治疗组,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患者,局部姑息治疗加全身治疗组和全身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高于未治疗及仅局部治疗组(P<0.05);局部姑息治疗加全身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全身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前者复发后生存时间长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1.原发肿瘤大小、临床分期、Her-2、淋巴结转移情况与乳腺癌术后复发呈正相关,是危险因素,在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几项参数里,淋巴结转移率比淋巴结阳性数目情况能更好的反映术后复发风险;月经情况、ER、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与术后复发呈负相关,是保护因素。其中临床分期、Her-2、ER、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是反映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的独立预后因素。预测乳腺术后复发的预后指数为PI=-1.224 +1.623*临床分期+0.633*Her-2– 0.478*ER-0.829*化疗-1.871*放疗-0.457*内分泌治疗,经验证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判断的依据,指导临床实践。2.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在治疗上应以局部治疗为主,适当辅于全身治疗;远处转移的患者,在治疗上应以全身治疗为主,如可辅以转移灶的局部治疗,疗效则更佳。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患者,局部姑息治疗加全身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能取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