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利用固定肝脏标本解剖,离体肝脏门静脉及肝静脉CT三维成像,在体肝脏门静脉及肝静脉CT三维成像3种方法,对肝脏右前段门静脉系统进行研究。为日益发展的肝外科提供更为精确的肝内管道及肝段解剖资料。方法:固定肝脏标本25例,用管道雕刻法行肝脏右前段解剖。新鲜离体肝脏15例,在体肝脏15例均行CT扫描,门静脉、肝静脉系统三维重建。通过对肝脏解剖标本及重建图像的观察,分析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的走行、分布、数量及分支形式,明确右前段亚段划分形式,寻找右前段亚段间分界的解剖性标志,界定分界面在肝表面的投影。结果:1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的走行、分布、数量及分支形式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及向前走行。在全部55例肝脏当中,有53例肝脏(24例固定肝脏,14例离体肝脏,15例在体肝脏)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之间可见存在有一缺少血管的斜裂,此斜裂将门静脉3级分支分为两组。一组门静脉3级分支位于此斜裂左前方,供应右前段腹侧区域;一组门静脉3级分支位于此斜裂右后方,供应右前段背侧区域。除了上述53例肝脏之外,另有1例固定肝脏,1例离体肝脏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向上、向下走行,分别供应右前上亚段和右前下亚段。此两例肝脏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之间不存在缺少血管的斜裂。对右前段可分为腹侧部和背侧部的24例固定肝脏及14例离体肝脏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观测得出,肝脏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支数为2-13支,其中腹侧部1-7支,背侧部1-7支。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的分支形式可归纳为5型:a型,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前走行的门静脉3级分支分别供应右前段腹侧部和背侧部,占80%。b型,右前支发出2个粗大的门静脉3级分支分别供应右前段腹侧部和背侧部,占7.5%。c型,门静脉右支直接发出的2个粗大门静脉3级分支分别供应右前段腹侧部和背侧部,占5%。d型,发自门静脉右后下支的一门静脉3级分支供应右前段背侧部,发自门静脉左支的一门静脉3级分支供应右前段腹侧部,占2.5%。e型,向上、向下走行的门静脉3级分支分别供应右前段上部和下部,占5%。2走行在缺少血管的斜裂中的肝静脉及缺少血管的斜裂在肝下缘的位置53例肝脏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之间存在-缺少血管的斜裂,此斜裂将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分为两组,分别是腹侧支组和背侧支组。在这一斜裂中均恒定的有-肝静脉走行。此静脉为肝中静脉1级属支,39例(39/53);为肝右静脉1级属支,7例(7/53);为肝中静脉2级属支,2例(2/53);为肝右静脉2级属支,2例(2/53);为副肝中静脉,3例(3/53)。通过对24例右前段可分为腹侧部和背侧部的肝脏测量。本文发现:在肝下缘,右前段腹侧部和背侧部分界面与胆囊窝中点的距离,平均为(63.72±20.50)mm。肝右下角与胆囊窝中点距离,平均为(117.58±22.73)mm。二者比值为(0.53±0.10)。结论:1肝脏右前段门静脉3级分支之间存在一缺少血管的斜裂。依此斜裂为分界面,肝脏右前段可被重新划分为右前腹侧亚段和右前背侧亚段。2肝脏右前腹侧亚段和背侧亚段之间恒定的有-肝静脉走行,此静脉可作为两亚段分界的解剖性标志。3肝脏右前腹、背侧亚段间裂在肝表面的投影可定义为分界静脉长轴与胆囊窝中点到肝右下角1/2处的连线。目的:寻找一种能够同时显示肝内管道及其与肝脏外在结构位置关系的新的标本制备方法,为界定更为精确的肝脏右前段亚段间裂与肝脏表面解剖性结构的位置关系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利用3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兔肝标本:(a)腐蚀铸型技术;(b)透明技术;(c)铸型透明联合技术。结果:A组的腐蚀铸型标本能够显示门静脉的分支形式、数量、走行,主肝静脉及其1级属支。B组的透明标本能够显示肝脏的外形,肝脏表面的韧带、窝及裂隙。C组的铸型透明标本能够显示肝脏内在管道及外在结构,同时还能够清晰显示肝脏内在管道与外在解剖性结构的位置关系。结论:联合应用改良后的透明技术和铸型技术是显示肝脏内在管道与外在解剖性结构位置关系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