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户外公共空间质量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户外公共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良好的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是提升户外公共空间整体质量,改善城市形象,以及提高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论文分析了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相关因素,并从城市建设的主要设计阶段讨论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对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的影响,以及各个设计阶段兼顾热环境改善所能达到的程度;基于户外热环境的气候决定性特点,提出以夏季遮阳作为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改善的基本要求;按照使用者的目的和行为特点把城市户外公共空间分为三种基本空间:穿行性空间、集散性空间和休闲性空间,分别讨论了这三种基本户外公共空间的功能特点、场地要求和适宜的遮阳方式。  对以重庆三峡广场为中心的周围街道穿行性空间和广场内的部分休闲性空间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热环境参数测量,其中对步行道尝试采用了模拟人行走方式的热环境动态测量方法,实测结果说明了夏季城市户外公共空间遮阳是最为有效和可行的热环境改善措施,同时也说明了步行道应有连续行道树遮阳的必要性,并对行道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在理论分析和实地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户外公共广场空间热环境设计思路:首先分析广场空间的基本情况和热环境属性,即通风、日影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场功能要求对广场的人流组织和空间布局提出初步方案;然后结合人流分布特点、活动规律将广场空间分区为穿行性空间、集散性空间和休闲性空间;再进一步分析分区后各空间的容量、视线、遮阳、通风以及使用者对该空间的要求等;根据这些要求进行绿化和其他景观的布置,在不能利用绿化遮阳的地方,补充其他辅助遮阳设施。最后以重庆三峡广场为例进行了广场空间热环境设计尝试。  本文以重庆三峡广场为例进行了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设计探讨,以期对未来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设计和已有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倡导“人本主义”设计理念的今天,不管是城市规划还是景观设计,人的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考虑得更多更细,公园的规划设计也从以前单纯对“物”(物质环境)的规划更多地转向对“
对地域性的关注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展开的,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面貌的趋同现象严重,城市的地域特色正在逐步缺失。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建筑类型学在对城市地域特
  F·D·罗斯福总统纪念园设计是二十世纪中叶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境设计实例,同时它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风景园林师主持设计的总统纪念性空间设计作品,在美国风景园林
与平原城市不同,山地城市空间因为山地地形地物的介入,让城市空间变得更加丰富,但也伴随着更多城市空间问题的出现,这些空间问题最主要的体现是空间的狭小、不规整以及空间的
窗从它的产生到发展以及现状无不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近代以来,由于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整个社会的物质、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人民对地球及其环境的不间断的物质索
本文首先明确研究模式,即抽象图示结合文字性描述。通过这样的研究模式对建筑空间序列的构成要素:空间、运动、感知、时间,进行内涵、图式方面的探讨,并对各要素进行分类。再以要
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日益紧迫,节能降耗成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建筑的能耗在全国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建筑节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进行建
统筹城乡建设背景下,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当前农村社会正在经历剧烈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公共活动日益减少。另一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不得不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这迫使人们对消费型社会模式进行反思。 在这种背景下,处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
明长城九边十一镇所辖防区境内有明长城遗址及长城沿线的大量军事防御工事,而宛若长龙的边墙内,卫所、关隘棋布,堡寨、墩台林立,众多军事据点在广大长城沿边区域亦形成独特人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