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CO2对大肠杆菌菌体蛋白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密度CO2杀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具有杀菌温度低、无残留、无污染、营养损失少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有关其杀菌机理的研究,尤其高密度CO2对菌体蛋白的影响还鲜见报道。本文从蛋白质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高密度CO2对大肠杆菌菌体蛋白的影响,可为探明高密度CO2的杀菌机理提供参考。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高密度CO2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曲线,研究高密度CO2压力、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大肠杆菌菌体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CO2在杀灭大肠杆菌过程中,可显著降低菌体碱溶性(pH8.0)蛋白的溶解性,但对菌体总蛋白含量和种类没有影响;37℃下高密度CO2处理大肠杆菌30min,压力为10MPa时,大肠杆菌存活率为2.8%,菌体碱溶性蛋白的溶解性显著降低,但当压力增加到50MPa时,大肠杆菌存活率和碱溶性蛋白溶解性变化不明显;高密度CO2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菌体碱溶性蛋白溶解性的影响与大肠杆菌在高密度CO2中的存活趋势基本一致,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增加大肠杆菌存活率逐渐降低到0,碱溶性蛋白溶解性逐渐降低;升高温度比增加压力更能显著地导致菌体碱溶性蛋白变性,溶解性下降。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法,研究高密度CO2对大肠杆菌酸溶性蛋白、可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分子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7℃不同压力高密度CO2处理30min后,各分子量范围菌体蛋白所占百分数变化显著。压力为10MPa时,89.8-53.1KDa的碱溶性蛋白由原来的63.6%降低到50.2%,53.1-28.7KDa的碱溶性蛋白由原来的24.5%上升到27.2%,28.7-13.1KDa的碱溶性蛋白由原来的11.8%上升到22.6%。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圆二光谱法,研究高密度CO2对大肠杆菌菌体蛋白二级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7℃不同压力(10-50MPa)高密度CO2处理30min后,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转角结构有向β折叠片转化的趋势,在50MPa时,β折叠片含量为75.63%,比对照组中51.99%上升了26.7%。
其他文献
现行高校的高等数学教材下册第一章是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内容,而向量代数与下册后续章节没有联系.因此很多学生对于这一章的学习有些茫然,无法与其他内容建立紧密的联
针对动车组转向架在长期运营后,车辆高级修过程中发现电机吊架部分部位出现裂纹情况,文中对动车组转向架电机吊架补强结构焊接返修的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并从焊
介绍具有测量-建模-加工(3M)集成的全自动异形玻璃磨边机专业数控系统的开发,并深入研究了3M集成中随动测量控制算法以及系统集成。
<正> 在我国,描写西夏历史的小说很少,西夏生活偶然被文人学士诉诸笔端,也仅是作为历史上汉族爱国主义的陪衬。所以西夏人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往往给人面目狰狞之感,和历史上真
<正>对于白俄罗斯政府而言,8月18日是个不平常的周末:总统卢卡申科根据宪法赋予的总统权限,撤换掉包括总理在内的四位总理副总理和四位部长,令外界颇为震惊。关于此事的缘由,
期刊
为了对一例病犬进行确诊,采用临床检测、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查、B超检查、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临床检
低频体感音乐疗法由传统的音乐疗法和低频体感设备组成,现在已经有很多临床实践证明其在镇痛、改善躯体状况等方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流行,受到大家的注意。但是音乐带给人的感觉是主观的,如何应用客观检测数据来描述低频体感音乐作用下的人体状态变化规律,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课题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和血氧仪监测人体参数的方式来探究低频音乐疗法过程中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探索低频体感音乐疗法引起人体状态改
【背景】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已经在2008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组织批准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然而,TMS的治疗效果很有限,只有约30%的患者在接受TMS治疗后抑郁症状有所改善[3]。研究者们猜测,rTMS抗抑郁的临床疗效低或许是由不合适的刺激靶点引起的[4]。Fox等人于2012年发现,TMS刺激的靶点位置与膝下扣带回(subgenu
3其他系统3.1滚床系统A3自动化生产线整条线使用滑撬输送,输送时间为18s。其输送路线为:升降段输送空滑撬到UB10——滚床输送——UB110——升降段输送——MB10——滚床输送——
对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中配合物实验进行了探究性设计,在介绍铜离子与水分子、氨分子形成络离子的基础上,拓展了铜离子与溴离子、氢氧根等形成络离子的探究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