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苯污染土壤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200610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壤有机污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增溶和增流作用来促使吸附在土壤粒子上的有机污染物解吸及溶解、并最终迁移出土壤环境。本文以硝基苯为目标污染物,选取3种典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CTAB、阴离子型SDBS、非离子型Tween80),在研究单一表面活性剂在土壤粒子上的吸附机理及其对硝基苯在土壤粒子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例对硝基苯在土壤粒子上吸附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对硝基苯污染土壤的增效修复实验,以期寻求表面活性剂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的最佳方法,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修复提供参考。1)单一表面活性剂在土壤粒子上的吸附行为表明:上述3种表面活性剂在土壤粒子上的吸附均在各自的临界胶束浓度(CMC: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附近达到饱和,其饱和吸附量为CTAB >> SDBS > Tween80。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这3种表面活性剂分别通过静电引力(CTAB)、氢键(Tween80)、疏水和静电作用(SDBS)在土壤粒子上形成表面半胶束(单层吸附)。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均可进一步通过疏水作用在土壤粒子表面形成亲水性表面胶束(双层吸附)。当硝基苯添加后,这3种表面活性剂在土壤粒子上的吸附量均有增加。当SDBS和Tween80同时存在时,两者的吸附量均有所下降。2)硝基苯在土壤粒子上的吸附实验表明:在0-25 mg/L浓度范围内,硝基苯在土壤粒子上的吸附量与溶液中平衡浓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硝基苯在土壤中的吸附机理以分配作用为主。当共存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表面活性剂在土壤粒子上的吸附增加了硝基苯在土壤粒子表面的分配作用,硝基苯的吸附量随着共存表面活性剂浓度升高而升高;而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较高时,由于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单体、二聚体及三聚体对硝基苯的吸附作用以及溶液中形成的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增溶作用,硝基苯吸附量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升高而降低。在3种表面活性剂中,SDBS对硝基苯吸附量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当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SDBS:Tween80)为0.4:0.6和0.6:0.4时,混合表面活性剂对硝基苯在土壤粒子表面吸附量的降低效果最为显著。3)单一表面活性剂对硝基苯污染土壤的增效修复实验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一定的增效洗脱作用,增效顺序为: SDBS >> Tween80 > CTAB,这可归因于SDBS在土壤粒子上的饱和吸附量最低、胶束稳定性最高以及对硝基苯具有最好的增溶作用。4)混合表面活性剂对硝基苯污染土壤的增效修复实验表明,由于更易于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混合胶束,因而混合表面活性剂对硝基苯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特别是当混合比(SDBS:Tween80)为0.6:0.4时增效修复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正>早在十多年前,一些具有前瞻视野的企业以实现"数字化"为目标启动转型实践。但时至今日,可以说尚无一家企业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字化"。在实现"数字化"的征途上,人们
教育部于2010年4月27日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基础教育更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力
应用动态规划法,结合具体实际,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水库调度图进行优化.以隔河岩水库为例,在满足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和各种约束条件下,迭代计算确定出水库优化调度图;并求
<正>1月5日在吉林石化公司安全表彰会上了解到,吉林石化乙二醇厂连续11年创成安全生产无事故工厂,这对于一个甲级防爆企业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据该厂安全环保科副
本文对云南省五所三本院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进行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等方法对大学生参与的休闲活动进行了解,找出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活动的相关因素,并提
本文主要研究了石粉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通过大量试验研究结果得出,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石粉,会减小早期抗压强度,会减小早期收缩,会提高抗裂性能。
本文用自行设计的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引入到低C/N比的废水中进行反硝化的试验研究,分别对城市污水二级生化系统的模拟出水进行了深度脱氮研究,以及对硝酸盐氮负荷较高的废
迪拜属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距波斯湾进口海峡不远,靠近巨型油轮往来中东的航线。巨型油轮每18个月便须进坞检修一次,利用空载返程时间进行修前的清洗油舱和驱除油气,既省费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曾经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思想不断被新课程意义所开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一路顺风地“走进”了新课程。  新课程带给音乐教学最根本的变化是学生改变了学习音乐的方式,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在践行新课标中,我们立足于音乐学习方式、教学行为的改革,谋求教育素质化的有效途径,运用多渠道参与的方法指导音乐学习,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求,符
絮凝法是废水处理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絮凝剂的性质直接影响絮凝效果。用于水处理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具有无毒、易于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原料来源广、价格低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