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F在Parthanatos中发挥核酸酶功能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oce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rthanatos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被认为是多种神经性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在Parthanatos的发生过程中,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感知到严重的DNA损伤后过度活化,引发线粒体内的凋亡诱导因子(AIF)发生核转移,入核的AIF导致染色质凝缩、DNA片段化降解,最终促使细胞死亡。但AIF并不具有核酸酶的活性,入核后导致DNA片段化降解的机制一直没有被很好的阐明。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Parthanatos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在AIF的介导下入核并发挥了核酸酶的功能,同时MIF更倾向于对3’单链DNA(ss DNA)进行切割。那么基因组中什么区域存在这种3’ss DNA并能够成为MIF的作用靶点,MIF又是如何被招募到该位点的,其中的机制尚不明确仍须进一步探究。通常认为细胞执意走向死亡是由于损伤过于严重,其无力修复才做出的抉择。Parthanatos就起始于严重的DNA损伤,而DNA作为重要的遗传物质,其发生损伤后机体会立即启动DNA损伤修复程序,所以当研究细胞死亡时,我们不能忽略DNA损伤修复过程对细胞命运抉择的影响。有研究表明:AIF入核后会与H2AX相互作用,而γH2AX(H2AX的磷酸化形式)是DNA双链断裂(DSBs)修复过程中的关键因子,DSBs作为一种严重的DNA损伤形式,在其修复的过程中恰好会形成3’ss DNA作为修复中间产物。因此我们推测:在Parthanatos中,MIF通过与AIF/H2AX的相互作用定位到了DSBs修复过程中产生的3’ss DNA位点,并降解了这种修复中间产物,导致DSBs修复失败,最终促使细胞死亡。本研究用MNNG刺激He La细胞建立了Parthanatos模型,用4OHT刺激Asi-SI-U2OS工程细胞建立了DSBs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TUNEL等实验证明了MIF发挥核酸酶功能依赖于DSBs。(2)用Brd U标记基因组DNA再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证明了在Parthanatos中,MIF的作用靶点为DSBs修复过程产生的ss DNA。(3)通过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邻位连接等实验证明了在Parthanatos中,MIF与γH2AX存在相互作用,AIF的缺失会显著影响二者的结合。(4)通过免疫共沉淀、免疫荧光等实验证明了在DSBs体系下MIF与γH2AX存在着相互作用,通过体外GST-Pull down实验进一步验证了MIF与H2AX/γH2AX(尤其是γH2AX)具有特异性相互作用,说明在Parthanatos中,MIF可通过自身与H2AX/γH2AX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定位到DSBs修复位点。综上所述,本文进一步揭示了Parthanatos的分子机制,提出MIF阻断DSBs修复是细胞发生Parthanatos的关键,也将DNA损伤修复失败引入到细胞死亡中,为细胞死亡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综合性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国为了培养出更为卓越的综合性人才力求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STEM教育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STEM教育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注重跨学科综合能力、注重学习的过程。本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特点,探索STEM教育理念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为物理学科学习提供一条可操作性的新途径,为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1)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是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基础和保障,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优良传统;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专门就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进行了研究。梳理了我
学习进阶是描述学生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学习和探究某一主题时依次进阶、逐级深化的纵向思维发展过程。近年来,学习进阶逐步渗入到数学等众多学科的教育研究领域中,但我国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对小数的理解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建立“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且诸多研究成果显示,学生无法透彻理解小数相关知识,而小数知识与其他知识(如分数)密切相关。因此,探寻学生对
基于DMD(数字微镜器件)的步进式投影和扫描光刻是大面积微结构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曝光模式,在实现大面积微结构加工时,相邻视场的曝光图形边界会产生拼接误差,出现刻线交叠、错位等现象,曝光精度严重受限。无论哪种曝光模式,若要在大面积微结构加工中达到高拼接精度,均需对投影系统的缩放倍率、DMD投影图像与二维精密移动平台运动方向的倾角进行准确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平台的运动做出相应调整,进而实现更高精
13世纪蒙古帝国疆域变化对当时的中国及亚欧大陆各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自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至1271年忽必烈创建元朝,短短不到70年,其疆域却占据了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随着对外征服战争,蒙古帝国的疆域由最初建国所在的蒙古草原地区,扩充至四大汗国疆域,又随着忽必烈建立元朝添加的元朝疆域,至此疆域涵盖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然而从最初的发展到征服欧亚各国,蒙古帝国历经60多年后于1260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尽管癌症疗法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肿瘤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异质性,癌症仍然是全球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令人鼓舞的是,近几十年来,肿瘤治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新型癌症疗法相继出现,如光热疗法(PTT)、光动力疗法(PDT)和化学动力学疗法(CDT)等,这些方法利用光热试剂、光敏剂或催化剂产生热或活性氧(ROS)来杀死癌细胞,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和延长病人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依然存在副作用大、治疗效率低、易复发等不足。为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近年来,一些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新兴癌症治疗方法相继出现。纳米金属有机框架(NMOFs)因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节的孔结构和多样的功能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NMOFs的衍生物不仅可以作为显像剂、药物载体,还可以利
光动力疗法是肿瘤临床治疗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但小分子光敏剂水溶性差、激发光穿透深度有限、缺乏肿瘤靶向递送、加剧肿瘤细胞乏氧等问题,往往会导致临床光动力治疗效果不佳。选择合适载体将小分子光敏剂与可发生Fenton反应的金属离子结合,将化学动力学-光动力治疗联合应用可以解决肿瘤细胞乏氧问题,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本论文以两亲性的乙二醇-谷氨酸嵌段共聚物(mPEG-b-PLG)为载体材料,将Cu(Ⅱ)与小分
由Markov链驱动的状态切换的随机微分方程具有广泛应用,它描述了既包括连续状态又包括离散事件的随机动力学行为.本文研究了带有状态切换的随机肿瘤-免疫模型的动力学性质,包括肿瘤细胞的灭绝性和持久性等.本文使用了随机Lyapunov分析法、随机微分方程比较定理以及强遍历性定理等主要技术.首先给出了切换随机肿瘤-免疫模型的解的存在唯一性以及正性,进一步得到了解的渐近矩有界性.当阈值(?)小于0时,得到
新冠肺炎(COVID-19)在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通过对已经治愈的患者随访发现,多数患者出院后肺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其中重症患者肺纤维化程度尤为严重,表现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特征。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肺部疾病,病变局限于肺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较高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