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儒家经典校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以诠释儒家经典为己任。在解经过程中,朱熹十分重视经典文本的校勘之事,并对经典校勘问题多有论说。不管是《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仪礼经传通解》、《周易本义》、《论孟精义》之类的关于经典校释之书,还是与师友讲论的书信以及后人整理的朱子语录,其中都有朱熹讨论经典文本校勘问题的文字,为我们研究朱熹的经典校勘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从中可以窥见朱熹校经的原则、方法、特点等。本文的研究思路,就是从上述著述里发掘朱熹谈论经典校勘的文字,加以整理和研究,以期比较完整地呈现朱熹校勘儒家经典的成果、方法、以及成就和不足,并对他的学术地位作出客观的评价。本文分为五部分。引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原因和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介绍了本文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简要论述了朱熹校勘儒家经典的活动和成果。本章以《四书集注》为例,介绍了朱熹校书的过程。对朱熹校勘成果的介绍分为四种类型:校注与原典并行、师友讲论、全书校勘和序跋、札记。第二章论述朱熹关于儒家经典校勘的思想和主张。主要有三点:一是校勘可助推求经文的本义;二是经典文本在流传过程中多有舛误,有校勘的必要;三是在校经过程中必须采取严谨审慎的态度,要“信古阙疑”,不可“容易更改”。第三章是本文写作的重点,系统阐述朱熹校勘经典的方法。大致概括为六种方法:广搜异本,考悉众本之间的同异进行校书;依义理校;依文势校;依音韵校;依他书可验证者校;多人反复对校。第四章对朱熹校勘儒家经典的特点、成就以及不足进行分析。朱熹校勘的特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朱熹校经依附于解经,是为解经服务的,在形式上采取随注进行校勘的方式;二是朱熹重视版本依据,但是并不迷信古本、石本;三是朱熹重理校,偏重以文势和义理进行校勘;四是朱熹对经典的校勘非常全面,涉及异文、脱、误、衍、篇章等各个方面。在对朱熹校经的方法和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之后,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对朱熹的校勘进行评价,认为其成就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采用较为科学的校勘标准,版本依据和分析义理并重,订正了经典文本出现的讹误,恢复了部分文本的原貌;极大地促进了儒学的传播;以严谨的考证功夫对抗了宋学的空疏之风。朱熹校经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朱熹重义理,版本和分析义理相结合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完全贯彻,朱熹的有些观点有时不免主观臆断,存在妄改经文的弊病;其次,朱熹的校勘思想和方法较之前代虽有进步,但离严格意义上的校勘学仍有差距。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突触后致密物质-93(PSD-93)与趋化因子CX3CL1相互作用位点。方法:对诱饵基因PSD-93(1-852aa)进行全基因合成,PCR扩增CX3CL1(1-395aa)诱饵基因全长和PSD-93-mut1(1-1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体内广泛存在,长度为20~24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介导靶基因的剪切或翻译抑制,实现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对多种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随着
把现代文学以“现代性”的名义统一起来,这既体现’出对“重写文学史”号召下的“现代性”焦虑,也体现出对文学多元性的认同,以及学界建构中国现代文学主体性的努力,但是,我们对“
立足丰富的师教实践,周敦颐在《通书》中构建了其师教体系。他提出了"师为天下善"的师教定位,对师教的内容、原则等作出了相关规范,同时明确了成圣成贤而天下化治的师教目标
本文旨在对《四库全书总目》正史类提要进行研究。全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论述本选题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概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
“资本市场”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融投资市场,我国传媒虽然属于意识形态部门,但是却丝毫没有放弃对资本市场的热情。在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传媒已经通过许多直接或间接的方
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 Cost,LCC)管理是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life-cycle management,LCM)的基础和技术手段。Petri网具有图形化表达方式,可以对故障树分析、马尔可夫方程
<正>陈刚(以下简称陈):到目前为止,《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的票房已将近12亿元,刷新了国产影片新的票房纪录;观影人次也达到了3600万,超过了《变形金刚3》和《
目的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靶向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法将62例转移性肾癌行靶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后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技联
马克思在对阶级社会的批判中,阐发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