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对某类群体的歧视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歧视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影响了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更导致了被歧视群体遭受到不公正对待。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劳动力市场上的种族、性别等歧视现象展开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和其他国家存在的歧视类型相比,中国特有的户籍歧视既具有歧视的共性,也存在自身的特殊性。和其他类型的歧视类似,“户籍歧视”严重阻碍了被歧视群体——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不仅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使农民工受到方方面面的不公正待遇;而和其他类型的歧视不同的是中国的户籍歧视根植于一种人为的社会制度——户籍制度。因此,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歧视既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在理论部分:(1)回顾西方歧视理论发展,总结其经验,得到对中国户籍歧视问题的启示;(2)回顾中国现有户籍歧视的文献,总结中国户籍歧视在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上的表现,对中国的户籍歧视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其次,在实证部分,本文以2007年CHIPs数据为基础,利用Oaxaca-Blinder工资差异分解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1)农民工与城镇职工间38.93%的工资差异源于歧视,证实了中国存在比较严重的收入户籍歧视;(2)人力资本差异能解释52.37%的工资差异,是导致工资差异的最显著因素;(3)就业分布差异也是工资差异的重要来源,其解释力为16.59%。 最后,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结果,提出进一步推进户籍改革、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和为农民工营造平等就业环境等消除歧视、缩小差距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