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12井区八道湾组油藏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ne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12井区八道湾组油藏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滴南凸起,滴12井区是由南、北两断裂夹持,内部由次一级断层遮挡的一个断块区,断块内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向北西方向倾斜,倾角为5.5°。八道湾组含油储层为中粗喉道、中孔、中渗透性,受构造及岩性控制的超覆地层油藏,构造相对简单,储层非均质性强,是克拉玛依油田彩南作业区重要的产油区。注水开发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加强,油藏水窜速度加快,油藏稳产难度增大。因此,本文以构造、沉积及储层再认识为研究重点。首先在前人区域地层、构造和沉积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精细层位标定,追踪目标层顶底界面。以测井曲线为依据对八道湾组油藏进行小层细分层划分和对比。其次首先以完钻井资料为依据,结合三维地震资料落实顶面构造,总结构造特征。再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和地层、砂体分布规律,落实地层超覆剥蚀面,分析古地貌对沉积和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再根据沉积相标志和单井沉积相类型的确定以及岩心观察描述,进行单井相划分。根据岩心取心井的单井沉积相划分结果分析主要发育何种储层微相。通过对砂厚、岩性的统计,编制研究区各目的层沉积微相图,从而推断出研究区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然后得出结论滴12井区的古构造形态决定了地层超覆线的延伸状态,并最终控制八道湾组沉积时期古湖盆的湖岸线。研究区沉积相为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主沟道、辫状沟道微相、沟道侧翼微相,主沟道微相呈北东向展布,主沟道外缘呈窄条带状分布着辫状沟道微相和沟道侧翼沉积。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规律主要受古地貌和砂体分布形态影响,主沟道和辫状沟道对应砂体相对发育区。砂砾体展布受沉积相控制,J1b11-1小层砂体零星分布,厚度较薄(小于2m),其它小层砂体分布形态呈朵状,中部物源区控制的主体砂岩最厚,向构造高部位超覆减薄,直至尖灭;向西部构造低部位逐渐增厚。中部主体厚,向两侧减薄,高部位超覆减薄。最终确定油藏类型为边水能量较弱的构造岩性油藏,油藏东部受地层超覆线控制,由砂层尖灭线构成封闭边界;北部和西部受断层及砂层尖灭线共同控制;西部位构造较低,受油水边界控制,对于后期的剩余有利区带的勘探开发以及油藏稳产起到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红53井区克下组油气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9×10~4t,但砂体成因不明、沉积体系展布不清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下一步勘探评价工作开展。本论文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三叠系克下组的层序地层划分、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特征展开系统研究,从而为研究区内滚动勘探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以地震层序界面与钻井基准面旋回识别为基础,本次研究重
学位
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究竟是替代了就业岗位还是创造了就业岗位这一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短期内替代效应更为显著,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从微观、中观及宏观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者本身、产业结构、宏观经济三个层面影响效应的发生机制以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长期作用。人工智能发展一方面通过劳动者岗位替代、产业更迭及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引发替代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就业岗位极化、智
期刊
层序地层学是地层学发展的第三次概念性的革命,层序地层学主要强调了年代地层框架内的沉积相的相互关系和地层结构组成。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主要通过野外露头对路通沟剖面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进行考察,并结合室内研究特征,讨论了该剖面的寒武系地层沉积的岩相及沉积相序列特征。对该剖面的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重点利用了地层旋回的叠加模式及地层沉积趋势的变化,路通沟剖面寒武系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华北地台寒武系的岩石学地层
学位
冀中凹陷蠡县斜坡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其中G9井区作为目前滚动勘探的重点地区,面临着储集砂体沉积成因不明,砂体变化迅速等问题,这制约着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策略的选择。因此系统开展这一区块的沉积微相特征研究,开展井震结合储层预测,并对滚动勘探有利区和扩边方向进行合理的分析等工作对该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蠡县斜坡G9井区沙二段、沙三段为研究对象,其中沙二段为研究重点,结合区域
学位
低渗裂缝性油藏是当今世界油气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不断对该类油藏开发方式的研究,发现利用自然渗吸这一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自然渗吸效果与岩石岩性、润湿性、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渗吸剂等性质息息相关,认清各项因素对自然渗吸效果的影响,对提高低渗透性油藏的采收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开展自然渗吸理论的研究,对影响渗吸效果的各项因素展开规律分析及总结,选取岩心渗
学位
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具有时间跨度长、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对全文整体把握和对主旨深刻理解的特点,采用信息技术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赋能。以《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的具体路径,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作业作品呈现方式,借助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促进过程性评价,借助网络技术提升翻转效率和促进深度交流,不仅提升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率,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
期刊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数字技术赋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路径与策略,始终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秉持服务学生语文学习的原则。依托数字技术,构建跨时空的立体化智慧语文学习环境,激活课堂数据潜能,实现尊重差异的深度语文学习互动,运用数字技术,获得多样化语文学习情境中的真实体验等,都需要教师主动提升自身数字素养,更加主动、大胆地尝试,开发并积累实践案例。
期刊
沉积环境及隔夹层的形成与分布对碎屑岩油田的开发策略和方案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的作用。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制约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层内非均质性是影响开发方案的优化和实施效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层内非均质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隔夹层,同时它是控制油层内水淹形式的主要因素,也是合理调整层内注水结构和产液结构的基础。储层隔夹层的研究也是储层精细描述的主要内容,对揭示储层非均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苏丹地区B油
学位
伴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对人才衡量的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虽然一直强调推行素质教育,提倡为学生减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人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才的考量却没有那么复杂,分数和名校往往成为人才选拔的一块敲门砖,成为评价一名学生是好是坏的唯一标准。这让家长极为恐慌,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把生活重心转移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在学校与家长的共同作用下,即便身在小学的
学位
介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的苏鲁造山带在晚中生代属于欧亚板块的一部分,造山带在早白垩世时期的构造变形与构造演化的研究对于全面、正确理解中国东部早白垩世时期的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日照韧性剪切带进行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和动力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来讨论造山带中段早白垩世的构造变形与构造演化。几何学和运动学的研究表明,整体上日照-五莲地区构造格架显示宏观穹窿(背形)的形态和特征。研究区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