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漕河夫役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i_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漕河夫役按照其分工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有浅铺夫、捞浅夫、闸夫、坝夫、溜夫、洪夫、泉夫、塘夫、湖夫几种。漕河夫役不同的役种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大的地域性。漕河夫役不仅是一个人群组织,也是一个制度概念,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从来源上讲,漕河夫役主要来源于运河沿线的61州县,夫役的承担着主要是民户以及部分卫所军户,国家兴举大役时也会使用一些流民和囚犯充当夫役。夫役的征调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徭夫、募夫、白夫。其中徭夫在明初最为常用,随着国家赋役制度的改革,徭夫逐渐向募夫过渡,特别是一条鞭法实行后,漕河夫役理论上完全由国家征银募夫。漕河役夫人数众多,其基层组织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老人负责制、总甲小甲负责制、闸官直接负责制。漕河的维护与治理是一项极辛苦的工作,工作时间长,环境差,待遇低,风险高。夫役在辛苦工作之后,国家作为交换,首先会免除役夫的其它杂役,使其专事河道,同事给予相应的工食银及赏钱,有时也会在生活上给予路费补贴及医药保障。漕河夫役作为漕河治理与维护的主力军,在保障漕河运道畅通,稳定国家政治经济秩序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漕河的治理吸收了大批闲散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为沿河贫民、无业游民及灾民提供了一条谋生之道,既起到了以工代赈的作用,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漕河夫役从征调到应役,中间经过多个环节,在征调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有放富差贫,占役现象严重、有违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役夫出逃等问题。明朝中后期,沿河州县受困于河役,百姓苦不堪言,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教会女校的产生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竞争的结果,它体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然而,在教会女校的发展过程中,一面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另一面却是不断的中国化。关于湖南地区
本文以清初学者毛奇龄与萧山湘湖为主要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总结归纳出湘湖文化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毛奇龄对湘湖文化的贡献。本
学位
贫下中农是贫农和下中农的合称,根据中国农村阶级划分标准,贫农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土地不足或没有土地,占有不完全的农具,需租入土地耕种和出卖部分劳动力来维持生活。下中农是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明朝从立国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战争、与蒙古人的边防战,对农民起义军的镇压,抗击倭寇的侵扰。为了稳定统治、保卫和平与巩固边疆,征召起用大批的军队与将领,成为国家一项重要措施。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