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1对大鼠局灶性脑损伤HSP70、Bcl-2、c-fos表达的影响

来源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Bcl:2、c-fos表达的影响及与缺血再灌注时间关系,探讨IGF-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及评分标准参照袁琼兰等改良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及行为学评价标准。将5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 I/R组)(n=25)、IGF-1治疗组(IGF-1组)(n=25),其中后二组按缺血再灌时间(6h、12h、1d、3d、7d)不同可分为5个亚组,每组5只,IGF-1组于缺血2小时再灌注1小时后经腹腔注入40μg/kg稀释为1ml的IGF-1,假手术组及I/R组同时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ml。以上动物均在再灌注后规定时间点用4%多聚甲醛经心脏灌注固定,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HE染色检测HSP70、Bcl-2、c-fos蛋白表达及脑组织结构病理变化。 结果: 1.HE染色结果:假手术组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整齐,I/R组可见海马区细胞排列紊乱,见较多梭形和三角形的缺血神经元,其中再灌注6~48小时渐呈损伤加重,3~7天逐渐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2.HSP70蛋白的表达:假手术组脑组织内HSP70蛋白阳性细胞极少见,仅微量表达;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灶周边区内可见较多细胞胞浆和胞核染成棕黄色的HSP70蛋白阳性细胞,以海马多见,主要为神经元,而缺血中心仅少量阳性染色细胞,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假手术组和非缺血侧大脑半球大鼠皮质及海马极少见HSP70阳性细胞,缺血组于再灌注6h在海马区可见少数HSP70阳性细胞,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HSP70蛋白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于24h达最高峰,然后渐降低,到第7d达最低。假手术组HSP70蛋白细胞与I/R组各时间段细胞数与之相比差异显著。与同时间段I/R组对比,IGF-1治疗组HSP70蛋白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3.Bcl-2蛋白的表达:Bcl-2蛋白集中表达于手术缺血侧大脑半球神经细胞胞浆及核膜内。假手术组脑组织内Bcl-2蛋白阳性细胞仅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缺血灶周边区内可见较多细胞胞浆和胞核染成棕黄色的Bcl-2蛋白阳性细胞;IGF-1治疗组切片中的Bcl-2蛋白阳性细胞显著增加。I/R组缺血缺氧后6h海马CAI区Bcl-2表达逐渐增强,24 h时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达到高峰,染色最强,其后逐渐减弱,但在7d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与同时间段I/R组对比,IGF-1治疗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4.c-fos蛋白的表达:c-fos蛋白集中于手术缺血侧大脑半球神经细胞胞浆内。假手术组脑组织内c-fos阳性细胞少见,仅微量表达;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缺血灶周边区内大量细胞胞浆染成深棕色的c-fos阳性细胞;IGF-1治疗组切片中的c-fos阳性细胞明显减少。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c-fos蛋白阳性细胞先逐渐增多于6小时达到高峰,然后渐降低,到第七天达最低。假手术组c-fos阳性细胞缺损或明显较少,I/R组各时间点细胞数与之相比差异显著。与同时间段缺血I/R组对比,IGF-1治疗组c-fos蛋白阳性细胞明显减少。 结论:IGF-1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增加HSP70、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c-fos蛋白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之一,它的产草量高,再生性强;但在我区锡盟、乌盟后山广大牧区其越冬率低、种子不能及时成熟,难以就地留种,是大面积推广
生存素(survivin,SVV)是目前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中的新靶点。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ASODN)等治疗方法可以抑制SVV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肿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