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志的软件结构建模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147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逆向工程领域中存在许多关于结构复现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软件系统的某些产物复现出软件模型。这些分析方法根据是否需要运行软件系统可分为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两大类:静态分析方法不需要运行软件系统,而是通过对软件系统的源代码进行分析;动态分析方法则要求运行软件系统,对软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相关运行信息进行分析。目前重构出软件结构模型的分析方法都属于静态分析方法,它们需要对软件系统的源代码进行分析,然而很多情况下无法获得软件系统的源代码,例如缺失源代码的遗留软件,或者一些不对外提供源代码的保密软件,在这些情况下静态分析方法就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日志的软件结构建模方法,这是一种新颖的动态分析方法,能够在没有源代码的前提下,利用软件系统运行日志来推导分析Java软件的结构模型。本文所做的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面向对象思想对软件结构模型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类结构模型、包结构模型、组件结构模型以及部署结构模型的形式化定义。(2)基于面向切面编程思想与反射机制讨论获取软件系统运行日志的技术原理,并确定了运行日志的具体组成。基于此实现了一个获取软件系统运行日志的收集工具。(3)提出从运行日志中构建四种软件结构模型的方法:首先从运行日志中抽取类以及方法之间的调用,基于此定义了一系列类之间关系的抽取规则,进而构建出类结构模型;然后依据类结构模型中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包的相关信息构建出了包结构模型;接下来提出了一个类聚合成组件的规则,并抽取组件之间的协作关系从而构建组件结构模型;最后抽取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通信关系,并识别节点所包含的组件从而构建部署结构模型。(4)本文使用多个开源的Java软件系统进行实验,使用运行日志收集工具获取这些软件的运行日志,然后从运行日志中构建出软件结构模型。将构建的软件结构模型与基准模型进行对比从而验证本方法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球笼式万向节是汽车驱动轴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等速万向节,通过钟形壳与车轮相连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万向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结构轻量化要求和转矩传递效率、强度、耐久性等综合性能要求。本文以一款汽车驱动轴系统中常用的球笼式万向节为研究对象,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包括万向节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偏转弯矩和转矩传递效率等,并且对两者做了较为详细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试验对球笼式
微电机外壳作为微电机的基体零件,起着承载、装配、保护等作用,使用环境日趋复杂,对壁厚均匀性、表面光洁度等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且微电机外壳高径比大、板厚薄,需要经过多道次拉深成形,成形过程中工件容易出现变薄破裂问题,给微电机外壳的加工制造提出了新的挑战。微电机外壳制造属于传统冲压行业,处于产量大、利润低的现状,在控制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也是目前企业面临的困境。本文以微电机外壳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
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痉挛现象的出现。痉挛是导致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使脑卒中患者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临床中,康复治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痉挛评估情况制定相应的个异性康复治疗方案。因此,实现上肢痉挛量化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目前在临床中,基于量表评估的痉挛评估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在用于痉挛评估的可穿戴式设备研究中,形成了以电
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原料来源广泛以及制造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使锂硫电池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设备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锂硫电池中存在以下三大问题,即硫导电性差,多硫化物会溶于电解液中发生穿梭效应﹑增加电解液粘度﹑降低锂离子的传输速率,以及活性物质在电池工作过程中的巨大体积变化使得硫正极结构极易受到破坏,最终出现电池比容量急剧下降甚至循环寿命提前终止等现象。这些问题在高活性物质负载的电池中又会进一
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发展迅猛,各种新型技术应运而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如何提高信号检测的准确度成为通信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索引调制(Index Modulation,IM)技术因其能够传输额外信息比特而不需要消耗能量和增加通信链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可以极大地
深度图像作为场景中三维信息的隐式建模,对于室内场景的研究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它包含在给定视角,三维场景中物体表面与拍摄相机的距离信息。目前获取深度图像的方法是主要是通过带有深度相机的传感器拍摄得到,但是由于室内拍摄环境和设备硬件的因素,采集得到的深度图像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噪声和错误点。并且,由于不同光照的影响,重构的深度图像也存在着大量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室内深度图像的错误点移
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电力系统的规模日益扩大,在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大停电事故的风险。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过多起大停电事故,给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研究发现,大停电事故大多由一系列的连锁性故障所致。因此,探讨连锁故障发生机理,建立兼顾真实性与快速性的连锁故障仿真模型,高效且准确地识别连锁故障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线路,从而制定相应的连锁故障防范措施,对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具有可靠性高、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小、检修维护方便、结构紧凑、安装周期短、配置灵活、可扩展性强等优点,特别适合大城市场地拥挤地区的变电站、地下变电站,以及山区地势险峻的水电站。盆式绝缘子是GIS的关键部件,而盆式绝缘子中心导体与环氧绝缘交界面是盆式绝缘子最为复杂的部分,应力集中现象明显,
平板热管作为高热流密度散热装置,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随着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化发展,平板热管的厚度不断减小。平板热管的超薄化影响到工质的相变流动和传热性能。因此探究超薄平板热管内部工质相变流动规律和最佳工作状态是当下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以丝网芯超薄平板热管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数值分析和可视化实验对其进行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基于流体相变传热传质理论,建立超薄平板热管各部分传热传质模型。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