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营养特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geous1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评价连续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肥力及水稻营养特性的影响,从2001年起在浙江省兰溪市墩头镇(盆地地区)和海宁市丁桥镇(平原地区)2点进行水稻覆膜旱作长期定位试验。墩头点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设:(1)覆膜旱作,不施氮;(2)覆膜旱作,施纯氮45 kg·hm-2;(3)覆膜旱作,施纯氮90 kg·hm-2;(4)覆膜旱作,施纯氮135 kg·hm-2;(5)覆膜旱作,施纯氮180 kg·hm-2;(6)裸地旱作,施纯氮135 kg·hm-2;(7)常规水作,施纯氮135 kg·hm-2。裂区设秸秆还田和不还田,重复3次。丁桥点试验也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覆膜旱作条件下不同氮肥处理:(1)不施氮;(2)施纯氮45 kg·hm-2;(3)施纯氮90 kg·hm-2;(4)施纯氮135 kg·hm-2;(5)施纯氮180 kg·hm-2,裂区设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另外设常规水作(施纯氮135 kg·hm-2)和裸地旱作(施纯氮135 kg·hm-2)为对照,重复3次。采用常规分析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连续6年覆膜旱作稻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性质的变化规律及水稻营养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连续覆膜旱作改变了稻田土壤团粒结构和pH值。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有利于土壤微团粒结构(小于5 mm)的形成,土壤pH值有升高趋势。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降低了大于5 mm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了2-5 mm土壤团粒结构,土壤pH值有降低趋势。2.连续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有明显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墩头点,覆膜旱作6年后土壤有机质比试验前降低了36.7%,丁桥点降低了51.4%。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不同。与水作相比,墩头点,覆膜旱作稻田在全生育期(播前、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降低了5.3%-14.8%和13.2%-20.8%,土壤有效磷增加了5.1%-21.6%,有效硅增加了2.5%-9.1%;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使全生育期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了2.4%-11.1%,有效磷降低了7.0%-12.7%,速效钾降低了1.6%-25.9%,有效硅差别不大。丁桥点,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使全生育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了8.7%-25.1%,有效磷显著增加了23.4%-114.4%,速效钾含量在各生育期变化不一致,而有效硅在灌浆期和成熟期显著降低了11.7%和7.6%。与裸地旱作相比,在播前和拔节期覆膜旱作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低于裸地旱作,有效磷在全生育期降低了13.7%-47.3%,速效钾含量降低了5.0%-22.4%,有效硅显著降低了1.9%-7.6%。施氮肥对覆膜旱作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有一定影响,墩头点,施纯氮135 kg·hm-2和180 kg·hm-2处理分别比不施氮肥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了11.8%和11.3%,在施纯氮45 kg·hm-2、90 kg·hm-2、135 kg·hm-2和180 kg·hm-2条件下碱解氮含量分别比不施氮肥显著增加了7.7%-22.5%,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了6.6%-45.1%,速效钾含量差别不大。丁桥点,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肥对土壤有机质影响不大,随氮肥用量的增加,碱解氮含量逐渐增高,增加幅度为12.2%-29.2%,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27.1%-59.8%和6.3%-19.6%。3.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全量及有效Fe、Mn、Cu、Zn含量有一定影响。从全量来看,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全量Fe、Mn、Cu、Zn含量影响不大;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使2005年成熟期和2006年拔节期土壤全Fe含量显著增加了11.8%和7.7%,使2005年成熟期土壤全Mn含量增加了17.4%,但对全量Cu、Zn含量影响不大。从有效含量来看,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使全生育期土壤有效Fe、Mn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1.4%-15.1%和10.8%-33.5%,使有效Cu含量增加了1.6%-15.0%,而有效Zn含量在各生育期及年际间变化不一致。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Fe、Mn、Cu的含量,有效Zn含量在年际间变化不一致。4.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酶活性有一定影响。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大,使2006年灌浆期和成熟期脲酶活性显著增加了28.7%和45.6%,整个生育期蔗糖酶活性增加了14.2%-372.7%,使2005年成熟期、2006年灌浆期和成熟期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了60.0%、43.8%和51.1%;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影响不大,脲酶活性降低了14.1%-45.6%,蔗糖酶活性在2006年拔节和灌浆期显著增加了95.3%和57.7%,碱性磷酸酶活性在2005年成熟期、2006年灌浆期、成熟期分别增加了26.3%、31.3%和17.5%。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肥显著提高了覆膜旱作水稻成熟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以施纯氮135 kg·hm-2处理各种酶活性最高。5.覆膜旱作明显影响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与水作相比,在播前和成熟期,覆膜旱作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降低幅度为12.2%和8.2%;微生物量氮在播前有所降低,但在拔节和灌浆期显著增加,增加幅度为45.0%和35.4%;微生物量磷在全生育期显著增加了8.7%-186.8%;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有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趋势。施氮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施纯氮135 kg·hm-2处理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最高,分别为243.2 mg·kg-1、37.5 mg·kg-1和15.0 mg·kg-1。6.由于覆膜旱作改变了土壤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群落水平生理剖面(CLPP)分析表明,平均孔的颜色变化(AWCD)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S型曲线变化;与水作相比,在拔节期和灌浆期,覆膜旱作处理AWCD值在72 h培养后均显著高于水作(P<0.05*),细菌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两个生育时期,覆膜旱作和水作处理在主成分1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覆膜旱作处理后Shannon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著高于水作处理(P<0.05*),表明覆膜旱作较水作处理有更加多样的可培养的土壤细菌。与裸地旱作处理相比,拔节期,AWCD值在培养72 h后覆膜旱作显著高于裸地旱作,而且在主成分1上有显著差异,Shannon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著高于裸地旱作;灌浆期,两处理间各指标差别不显著,说明覆膜旱作和裸地旱作在拔节期可培养的细菌多样性差别较大,后期差别较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表明,与水作和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微生物区系基因总条带数;DGGE指纹图谱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覆膜旱作与水作处理聚类距离较远,而与裸地旱作处理距离较近。因此,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有利于稻田总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形成,与裸地旱作相比,两个处理间稻田土壤总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相似。7.由于连续覆膜旱作降低了稻田土壤肥力,可以通过秸秆还田等措施维持其地力。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墩头点分别增加了5.0%、9.9%、12.3%、61.5%,其中,覆膜旱作条件下施纯氮135 kg·hm-2配合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与水作不还田相比差别不大,但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水作不还田显著提高了33.9%和48.6%;丁桥点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5.4%、15.3%、17.8%、12.9%,其中,覆膜旱作条件下施纯氮135 kg·hm-2配合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与水作不还田相比差别不大,但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水作不还田显著提高了44.1%和14.5%;秸秆还田也显著增加了成熟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2005年分别增加了12.3%、35.3%、24.1%、25.0%,2006年分别增加了11.8%、28.3%、11.6%、50.0%,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8.由于连续覆膜旱作明显改变了稻田土壤肥力,从而影响了水稻产量及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连续7年覆膜旱作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从2001年开始,水稻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2003年产量最高,2004年开始下滑,到2007年又略有回升。以2006年为例,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使水稻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降低了6.6%和2.5%,因此,水稻产量比水作处理降低了5.0%。覆膜旱作使水稻成熟期地上部氮含量提高了6.O%,磷含量降低了9.6%,而钾含量差别不大;与裸地旱作相比,由于覆膜旱作主要提高了水稻有效穗和穗粒数,使得产量较裸地旱作显著增加了6.1%。覆膜旱作使水稻成熟期地上部氮、磷、钾含量比裸地旱作分别增加了24.8%、18.3%和4.3%;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肥显著增加了成熟期水稻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均以施纯氮180 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1.286 g·株-1、0.227 g·株-1、1.810 g·株-1;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地上部氮、磷、钾总量逐渐增加,但是施纯氮135 kg·hm-2和180 kg·hm-2处理间差别不显著;施氮肥也显著增加了覆膜旱作稻平均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增加了水稻产量,其中以施纯氮135 kg·hm-2处理配合秸秆还田水稻产量最高,为7104 kg·hm-2;水稻产量(Y)与氮肥用量(X)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拟合为一元二次抛物线方程,秸秆还田处理条件下方程为:(?)=5390.2+20.216 X-0.0613 X2 (R2=0.9869*),不还田条件下方程为:(?)=5212.2+15.287 X-0.0306 X2 (R2=0.9869*)。施氮肥也增加了水稻氮收获指数、氮肥表观利用率,而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下降,其中,以施纯氮135 kg·hm-2处理配合秸秆还田氮收获指数、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氮肥农学利用率相对较高,分别为0.626、49.6%、12.6 kggrain·kg-1。秸秆还田有利于覆膜旱作稻地上部养分含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全面提高。9.覆膜旱作明显影响了水稻地上部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与水作相比,覆膜旱作降低了水稻茎、穗轴、壳、糙米及地上部总铁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9.1%、29.1%、46.2%、25.0%和9.5%,达到显著水平;覆膜旱作使茎、壳、糙米及地上部总锰含量显著降低了6.5%、74.2%、32.9%和10.3%,使茎中铜含量和地上部总铜含量增加了100.1%和15.0%,使穗轴和糙米中铜含量降低了25.8%和20.8%,使壳和糙米中锌含量降低了59.5%和7.9%,但地上部总锌含量差别不大。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对水稻不同器官Fe、Mn、Cu、Zn含量影响不同,但是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上部Fe、Mn、Cu、Zn总吸收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8.0%、35.0%、35.2%和15.8%,而糙米中铁、锰、铜、锌含量差别不大。综上所述,连续覆膜旱作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生产上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如施用氮肥、钾肥以及稻草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土壤,以保持该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此外,覆膜旱作稻也应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以保证水稻能够正常生长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品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模拟ICU教学在提升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对临床急危重症的识别及救治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科规范化培训的88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
应用型课程建设是落实应用型办学的关键所在。目前应用型高校课程设置大多未能摆脱学术性教育的一贯做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通过分析应用型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
<正>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
期刊
早期散文《笑》是"爱"与"美"的体现。主要从三方面: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加以体现的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军工项目上马建设。而军工项目建设是武器装备研发试制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走向强军富民的重要保证。为保证军工建
目的 探讨瑞安市产妇无痛分娩率较低的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群体抽样方法抽取2011年6-9月住院分娩产妇1620例作为
<正>"绿色中国"是一个"命题作文",是为向儿童进行环保理念的教育而策划的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国人的关注。应该说,这些年,无论是政府还
期刊
骑跨静脉窦急性硬膜外血肿较少见,但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病死率致残率较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手术治疗骑跨性急性硬膜外血肿46例,现报告如下。
磷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营养元素。土壤中总磷含量丰富,但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含量却很低,成为制约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可通过改变其形态结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大批朝鲜志十流亡昔日的宗主同中国,在中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抗日运动。由于实力的不对等,朝鲜志十只能地下活动,在中国策划了许多针对日本的暗杀活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