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超细晶TiNi合金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表面改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Ni合金以其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而在临床和医疗器械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已被广泛用于牙科、骨科和介入治疗等领域。与现有的TiNi合金相比,通过大塑性变形法制备的超细晶TiNi合金具有更高的超弹性、更低的弹性模量等性能,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本文围绕着超细晶TiNi合金生物相容性表面改性和揭示超细晶对表面改性的效应,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研究了常规TiNi合金和超细晶TiNi合金电化学抛光表面的形貌、耐腐蚀性能、微动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常规TiNi合金电化学抛光表面相比,超细晶TiNi合金电化学抛光表面具有更多小尺寸(纳米尺度)蚀坑,更高的抗模拟体液电化学腐蚀性能(后者的腐蚀速率是前者的1/5),更低的摩擦系数、更高的耐磨性,以及更高的生物活性(后者在模拟体液中Ca-P层的生长速率是前者的2.8倍)。   研究了电化学抛光时间(1min,3min)对常规和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形貌与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抛光时间从1min增加到3min时,常规TiNi合金表面纳米尺度蚀坑数量增多,但仅轻微提高了其生物活性(模拟体液中Ca-P层的生长速率),而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纳米尺度蚀坑数量大幅减少,生物活性虽大幅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常规TiNi合金。这一结果说明,除了增加纳米尺度蚀坑形貌外,组织超细化也是提高生物活性的一个有效方法。   研究了常规TiNi合金和超细晶TiNi合金阳极氧化表面的形貌、耐腐蚀性能、微动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常规TiNi合金表面氧化膜相比,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氧化膜具有数量略多的微米尺度沟壑,更高的抗模拟体液电化学腐蚀性能(后者的腐蚀速率是前者的1/30),更低的摩擦系数(0.3vs0.1)、更高的耐磨性,以及较高的生物活性(模拟体液中Ca-P层的生长速率)。   研究了阳极氧化处理时间(3min,9min)对常规TiNi合金和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形貌与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TiNi合金阳极氧化表面相比,超细晶TiNi合金阳极氧化表面含有数量略多的微米尺度沟壑,生物活性亦较高;氧化时间从3min增加到9min时,合金的氧化程度增加,常规TiNi合金的生物活性(模拟体液中Ca-P层的生长速率)显著增加,而超细晶TiNi合金的生物活性仅轻微增加,Ca/P比都出现明显下降(分别从1.68到1.44,1.62到1.43)。   本文的研究结果首次发现,TiNi合金的组织超细化能大幅度提高TiNi合金表面改性层(电化学抛光、阳极氧化)的抗腐蚀性能、微动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驾驶模拟器是用来模拟实际车辆驾驶动作,并产生实车驾驶感觉的仿真设备,可分为训练型驾驶模拟器和开发型驾驶模拟器。方向盘操纵模拟系统作为驾驶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
目前,高速电主轴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现代机床上。发展新型的电主轴状态监测技术,对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有着愈发关键的作用。与无线传感技术结合,直接测量旋转轴的状态信息,是电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振动和噪声问题日渐突现出来。车辆作为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往往存在着多个振动源和噪声源,为改善车辆的NVH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营改增”的实施也愈加重视.国家为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对市场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从而推出了“营改增”这一税收政策,建筑企业
滚动轴承是工业应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而滚动轴承引发的故障是引起机器设备失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滚动轴承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改变传统的定期维修为预知维修,不但可以防止机械系统的性能下降,减少事故发生,而且还能避免浪费可用部件,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滚动轴承的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滚动轴承的各种主要失效形式和原因以及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分析计算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制度,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范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校企合作作为专业
本文主要研究新收入准则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并提出在新收入准则背景下企业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
期刊
随着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情绪化消费行为受到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服装领域,服装零售商们也通过各种手段来刺激消费者的情绪,以此来影响顾客的满意和购买决策,达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服装产业,越来越感受到了国际化大潮带来的强大压力,通过市场来配置人才资源已成为必然趋势。高等服装院校培养具有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