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TC-结合因子(CTCF)入核运输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onder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CF(CCCTC-结合因子)是在真核生物中广泛表达且进化保守的11锌指蛋白。它的11锌指结构组成DNA结合结构域,并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结合到靶位点处并行使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基因的抑制与激活、基因印记以及染色质绝缘等。目前,人们对CTCF的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没有对CTCF的入核运输过程进行相关的研究。CTCF作为一个与细胞生长增殖及肿瘤发生等相关的重要调控因子,它的核运输过程关系着其一系列转录调控作用的发挥。   研究发现CTCF这种大分子核蛋白的入核需要其NLS序列识别相应运输受体,进而被介导入核运输。入核运输的过程除mRNA被TAP/NXF家族成员介导外,几乎都是由一个完全保守的转运受体超家族--Karyopherins家族所运输。因此,本课题旨在寻找与CTCF存在相互作用的Karyopherins蛋白家族成员,并初步研究CTCF入核的具体过程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调控方式。由于CTCF在细胞生长增殖、系统发生以及肿瘤发生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研究发现CTCF的细胞分布与乳腺癌的分级及侵袭性密切相关,故我们还初步研究了CTCF的入核运输过程与肿瘤侵袭性的相关性。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基因芯片的数据结果展开的。之前,利用ChIP-on-chip等技术寻找受CTCF调控的基因,启动子芯片检测到CTCF与Karyopherins蛋白家族成员Importin13(IPO13或IMP13)的基因启动子区结合,且数值非常显著。Timur等人在对CTCF的共纯化因子进行质谱分析时发现存在Importinα3(KPNA4)。以这些数据作为基础,本课题首先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以及相应文献报道的数据探讨了CTCF的表达水平、细胞分布以及肿瘤细胞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在高侵袭细胞中CTCF多分布于细胞质中,而在低侵袭细胞中CTCF主要集中分布在细胞核内。   然后,本课题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启动子芯片的结果,进一步证明CTCF在ipo13启动子区有结合。利用半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实验室已构建的CTCF敲降的HeLa-CTCF-Ⅱ-11细胞株与HeLa细胞株中IPO13及KPNA4蛋白的表达情况,确定CTCF具体的调控作用。实验发现,CTCF的细胞表达水平较低的时候,IPO13和KPNA4的表达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调。说明CTCF对这两种蛋白起正调控作用。   同时,用GST融合蛋白沉降技术以及Co-IP实验检测CTCF与IPO13和KPNA4蛋白的相互作用情况。GST融合蛋白沉降技术中构建了表达GST-IPO13及GST-KPNA4这两个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p GEX-4T-1-IPO13和p GEX-4T-1-KPNA4。CTCF分别来自过表达CTCF蛋白的HEK-293FT细胞裂解液和麦芽胚体外转录翻译系统表达的CTCF。实验结果表明,CTCF与IPO13及KPNA4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Co-IP实验中首先利用CTCF的抗体免疫沉淀下来的蛋白复合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ting时用IPO13的抗体进行检测,结果为阳性。然后利用IPO13抗体沉淀下来的复合物同样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ting用CTCF抗体检测时结果也呈阳性。   本课题还初步研究了CTCF对其入核运输的自身调控机制,这可以加深我们对CTCF及其调控网络的了解。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系统地综述了对苯二酚的用途、对苯二酚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该论文的研究内容.该文主要研究了对苯二酚的C-烷基衍生物、O-烷基衍生物和对苯二酚
  目的 总结1例52岁脊柱畸形患者行截骨矫形术后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要点,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神经系统并发
会议
  目的 探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选自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30例老年胸腰
会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椎间盘组织蜕变、椎间盘组织局限性移位超过椎间隙、间盘组织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常见病,此病多发生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
提升管反应器广泛运用于石油催化裂化,煤炭燃烧,生物质燃烧等现代化工和能源过程。然而提升管反应器内动态时空多尺度非均匀结构的存在,使得气固两相流动的机理研究还不能满足提
水溶性铑膦络合物作催化剂催化烯烃的双液相氢甲酰化反应,由于催化剂容易与产物醛分离及循环利用、经济和有利于环保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对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
为制备高性能的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该论文首先采用低温溶液缩聚-化学亚胺化法制备出可溶性聚酰亚胺PI(HQDPA-DMMDA);用Sol-Gel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N-甲基吡咯烷酮(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