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听障儿童父母教养效能感现状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lnv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聋是一种隐藏的“特殊性”,听障儿童面临着区别其他儿童的社会和教育问题,学龄前听障儿童往往让新手父母变得无所适从。幼儿处在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但由于听力受损,接受信息渠道受限,使家长在早期家庭教育过程中容易遭遇困境。学龄前早期家庭教育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基础,更是学校适应的关键。教养效能感指引父母产生教养行为和教养观念,作用于早期家庭教育。教养效能感的高低造成早期家庭教育质量的差异,最终导向个体发展的千差万别。因此,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学龄前听障儿童父母教养效能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增进早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结合自我效能感理论,参考《特殊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问卷》中“自我效能感”维度,构建学龄前听障儿童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维度。依据此结构,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编订问卷,对159位学龄前听障儿童父母进行教养效能感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对五位家长进行深度访谈。根据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从生活养育效能感、教育康复指导效能感以及获取信息效能感中探求父母教养效能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学龄前听障儿童父母教养效能感呈中等偏上水平,三个维度中教育康复指导效能感和信息获取效能感对比生活养育效能感水平偏低。教育康复指导方面,新手父母教养信心薄弱,易规避较难的教育康复任务;家长对于康复结果预设脱离现实造成教养行为成就感缺失;家庭内部缺乏可理解语言输入环境加剧亲子沟通障碍。信息获取方面,特殊教育专业领域针对聋儿的研究很少,家长又较为关注口语康复相关信息,获得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信息及获取途径有限。针对上述结果,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作为学龄前父母需要正确看待聋儿认知和心理的关键期,理性认识听觉障碍,重视听力复健全程中的家庭教育作用;改变唯口语的康复模式,树立认知、语言及心理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创建家庭可理解语言输入环境促进良好亲子关系;提高获取信息意识,增加家庭教育主体性。
其他文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政参”)如一束光照亮读者教学道路,如一团火点燃作者教育热情,如一面旗引领行者育人方向。农村教师的成长发展,离不开中政参的滋养哺育。从订阅、研读中政参到在中政参发表论文,再到借助中政参搭的建平台结识多位专家名师,使教育人生走向更加开阔的舞台。
文章介绍了液体分散染料的特点,阐述了液体分散染料制备过程中分散染料的润湿、研磨分散和分散体的稳定,重点分析了分散剂对液体分散染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液体分散染料制备研究的不足,提出完善液体分散染料制备技术的思路。
剖析传统测量动摩擦因数实验的优点和不足;介绍动摩擦因数测量仪的构造和相关数据的标注方法、动摩擦因数测量仪的调节及使用方法;并与传统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相对比,分析动摩擦因数测量仪的优点和缺陷。
作者工作是期刊编辑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全心全意为作者服务,才能为期刊汇聚优秀的智力成果,助推期刊质量的提升。回顾与作者之间发生的趣事,能够更深刻地认识编辑肩负的责任,感受编辑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本文介绍了1例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幼儿德尔塔变异株新冠肺炎的诊治过程,通过辨证论治提出早期以清暑利湿、解表透邪,中期以宣肺化痰、和解少阳,恢复期以健脾化痰、益气固表为治疗原则。并提出对于婴幼儿患者应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坚持辨证论治;通过改善中药口感解决儿童服药困难问题;重视宣肺化痰,采取趴睡体位及拍背促进排痰;全程顾护脾胃;强调中医药早期干预、全程参与,能有效改善发热、咳嗽、咯痰、腹泻症状,促进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在服务乡村振兴、赋能乡村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文根据商业银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属性与商业属性,剖析了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商业银行存在的短板与问题,并以中国工商银行辽宁分行为例,分析了商业银行在服务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上的有益探索,对下一步如何积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绘画与书法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不同时期绘画与书法的发展来看,两者一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书画同源”的理念由来已久,两者在原材料的使用与表现方式上极为相似,存在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对“书画同源”理念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合明清山水画的特点,探讨“书画同源”艺术思想在其中的体现,为现代众多书画爱好者提供理论参考。
<正>皮克斯动画公司首位华裔女导演石之予的电影《青春变形记》于2022年3月上映,该片中的“变形记”与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成年人“变形记”不一样,导演石之予讲述了处于青春期准备从“女孩”变为“女人”的13岁华裔女孩李美美的故事,她非常孝顺、懂事和听话,是典型的“孝顺”案例。但当她个体的选择与妈妈的“听话”原则相悖时,她开始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经过与母一辈的抗争、辩论与反抗后,她从理性认知的角度
期刊
<正>华裔导演石之予执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电影《青春变形记》,讲述了一位青春期女孩李美莲(美美)的成长故事,美美向来乖巧驯良,但有悖于家庭规约的独立意识与性意识却在潜滋暗长。在13岁的某天早晨,美美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一只红色小熊猫,一旦遇到愤怒、羞愧等强烈情绪时,美美就会变身为小熊猫,面对妈妈的管教和约束,美美从表面的遵守到背后的反抗再到正面的抗争,最终她选择正视和悦纳自己,与小熊猫实现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