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开始,围绕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引发了美欧双方在对华政策方面的争论与协调。最终在美国的影响与压力之下,欧盟没有就解禁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结合当前中国和平崛起的背景,使人不禁产生对欧美联合限制中国的担忧。
实际上,这一现象反映的是欧盟共同外交政策、欧盟对华政策中自冷战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欧盟如何对待美国因素的问题。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在欧盟独立防务的建设中,一直到欧盟对华政策中,都存在这个问题。欧盟究竟会选择追随美国的大西洋主义政策,还是会选择具有独立性的欧洲主义政策呢?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的结论是,美国因素对欧盟对华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美国因素并不是中欧接近的主要原因,但无疑是中欧关系中最重要的外部性因素,是中欧关系发展中的“恒定基数”。然而,笔者也发现,目前尚缺乏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对于欧盟对华政策中的美国因素进行系统地、理论地分析的文献。
因此,笔者从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由相对权力、制度性权力与政策过程(利益偏好、决策程序)等参数构成的中层理论模型。相对权力的高低是决定欧盟究竟采取欧洲主义还是大西洋主义的外交政策、也是决定美国是否能够影响欧盟外交的长期性因素,该参数主要考察,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结构中,美欧各自所具有的相对权力。制度性权力是对美欧之间是否建立了一定的制度性渠道,从而使美国能否对欧盟外交政策施加影响的制度建设的考察。在政策过程中,利益偏好则考察美欧双方对自身利益的界定以及实现方式的设定;决策程序考察的则是不同议题领域欧盟对华外交政策的决策方式,决策方式决定了在具体决策过程之中美欧双方实际的权力对比。
通过对上述参数进行分析之后,笔者认为,美国因素对欧盟对华政策的影响并不是呈现为单一性特征:欧盟对华经济政策体现为欧洲主义的独立性;欧盟对华安全政策领域体现为大西洋主义的主导性;欧盟对华政治政策则体现为欧洲主义的独特性。为了证明该假设,在经济、政治与安全三个领域,笔者分别选择了欧盟对华人权政策、欧盟对华入世政策、欧盟对华军售政策为案例,来分析并证明上述假设的合理性。通过本文的分析,不仅可以对美国因素的影响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于中国目前在对美、对欧外交的不同领域也提供了指导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