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一种人生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伟大力量,爱的情感更是人类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需要,越是在世俗化的社会条件下,越要重视关爱、感恩、善良等传统美德,要坚信大爱无疆,善行天下。高校任务不仅是向青年学生传授科学文化,而且还要培养大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关爱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这已成为新时期德育发展的全球性趋势。在全省高校党的建设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衣俊卿同志提出了关爱型校园建设的理念,它是以校园建设为载体,构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途径之一。与文化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共同构成新时期“三型校园”理论。建设关爱型校园既是化解各种矛盾,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人性化和具体化的实现途径。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学科交叉研究法进行研究。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作为切入点,在前人研究本课题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高校关爱型校园建设的相关内容和经验。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及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高校关爱型校园建设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解析;第三部分,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不同学科知识,对当前高校关爱型校园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通过上述阐述,结合我国实际,说明我国高校关爱型校园建设的对策。第五部分,根据以上对高校关爱型校园建设的分析,进行总结。总之,我们要将关爱型校园建设贯穿到人际交往、教育、文化建设和德育培养的方方面面,以爱为教育动力,结合高校的实际,培养学生关爱意识和关爱能力,把我们的爱与情内化作精神动力,外化为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共同推进高校关爱型校园建设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