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史论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xy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建立后,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率先在东北地区展开,在中共的文艺政策和主流文学话语的引导下,工业小说作为一个独特的命题,受到作家高度关注并在东北文坛得以迅速的发展,草明、萧军、艾芜、雷加、舒群、白朗等一批老作家和李云德、程树榛、韩统良、韶华、于敏、罗丹、吕中山、郭先红、张天民、高士心、徐光夫、朱赞平、谢挺宇、陈淼等年轻一代作家,先后投入反映东北工业建设的小说创作。   就整体而言,“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创作群体,在践行“服务于人民革命与建设事业”创作方针的过程中,其作品彰显出鲜明的社会价值和教化功能,同时表现出鲜明的“政党政治”取向,艺术地解读国家政策成为他们的创作追求和艺术自觉。诸多作品呈现出主题相对集中、人物形象系列和叙事方法的模式化特点。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十七年”时期延安文艺传统对文艺的规范所致。政治乌托邦所幻想的理想人生样态遮蔽了真实的日常生活逻辑,以至于创作呈具出强烈的政治指向性。“十七年”时期在东北从事工业小说创作的作家,由于对工业生产生活缺乏理性的认知、艺术的感悟和直接的日常生活经验,也造成了他们表现的虚弱。这最终导致了“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呈现出一种主观意图和真实性之间的矛盾,在文本内部产生出一种离心性,以至文本呈现出自我解构的趋势,作品的真实性、艺术性和趣味性遭到消解。   本论文主要分五部分:   第一、二、三章剖析“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的三个特点:主题类型的政治取向、人物形象系列的二元对立、小说叙事方法的模式化。   第四章具体分析前述三个特点所形成的原因,即:在延安文艺传统的外力规训下,政治乌托邦想象和作家对工业文明缺乏理解所导致的文本写作的一元化创作趋势。   第五章具体分析了“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中内蕴的解构性因素,显示文本是如何在真实性和主观意图矛盾合力下进行自我解构,并导致创作的主观意图破产的。
其他文献
本文为哈代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的文本细读分析研究,着重探讨哈代通过中心人物苔丝及其他人物的命运、性格和生存环境所引发的哲思。这种哲思的基调是一种厚重而悲凉的悲
学位
介绍了水稻铁吸收的两种机理、根表铁膜组成及其对生态环境和养分吸收意义。分析了影响铁膜形成的重要因素,即根系氧化力提升背后的两大基础:通气组织形成和酶介导的活性氧增
生态批评的目的在于“通过文学或文化批评重新审视人类文化,颠覆、挑战、揭露和批判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唤醒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确立一
学位
通过实验方法测量研究了端面内侧开螺旋槽液体润滑机械密封端面间的液膜压力 ,液膜形成的开启力和摩擦功耗。其实验结果与相应的理论计算结果吻合。 The liquid film pressu
庄子在中西方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的思想上承儒家又不同于孔孟,发展道家又不同于老聃,放眼当时的世界,他的思想与释迦牟尼、柏拉图亦为不同。庄子思想更加注重于人的本体地
查询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一个功能强大而又高效的查询算法的设计是一个成功的数据库系统的关键.文章提出了一个数据库查询优化算法,并实现于联邦数据库系统LNFDB
可靠多播算法在并行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在分析基于共享介质Ethernet的3种可靠多播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靠多播算法:MAK(multicastacknowledgment)多播算法,并且以实验数据验证了此算法的高效性. Reliab
入党申请书敬爱的党组织:我叫马玉华,女,汉族,1926年6月8日出生,河南省邓州市罗庄镇马岗村人,30岁来太原,31岁参加工作,在市蔬菜公司五一路菜市场当售货员,退休后开始在老军
本文实验研究了可倾瓦推力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同载荷下、不同升速时间下从起始转速 80 0r/min升到截止转速 5 0 0 0r/min时油膜温度和油膜厚度变化值的瞬态变化规律。实验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 ,考察了实验室合成的几种羟基脂肪酸在菜籽油中的减摩抗磨和极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这些含氧添加剂具有一定的减摩抗磨能力 ,但对菜籽油的极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