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Medicin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merindian Culture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同样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北美印第安文化是美国多元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特色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同时它也是印第安人的心灵寄托和精神支柱。但现在它身处危机之中,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文化冲击,印第安文化的构建进行的步履维艰。当代印第安人面临着选择:选择古老的印第安文化还是现代主流的白人文化?抛弃还是继承?抵抗还是妥协?这都是摆在现代印第安人面前不可避免的问题。当代印第安人关于自身文化构建的思考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事关古老印第安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批印第安作家开始觉醒。  路易斯·厄德里克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印第安作家之一。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她一直坚持创作,在她的小说中,备受歧视和压迫的印第安人种族的命运前途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爱药》便是路易斯·厄德里克的代表作。该小说描写了两个印第安家族的家庭故事,反映出了在当今的环境下,印第安人生活的艰辛以及印第安文化生存的困境。这部作品在印第安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确立了路易斯·厄德里克在美国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小说《爱药》在印第安文学史上有着里程碑似的作用。它在记录了现代印第安人的生活困境的同时还注重了对印第安人精神状态和心灵归宿的发掘,尤其是通过小说深层次的描绘出了身处于白人文化侵略中印第安文化的存在危机并为其指出了出路所在。  文化一词由来已久,但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却是发生于近代,文化问题是20世纪重新被文学所重视的一个问题。文化批评在当代突显的根本原因在于20世纪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危机。作为全球的一体化的今天,文化侵略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侵略已经渗透到了世界每个欠发达的地区。而印第安文学却面临着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印第安人离主流文化主题更近,受到的文化侵略更为严重。用路易斯·厄德里克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印第安民族与文化所遭受的毁灭比一场核战争所造成的危害还要大。面对如此强大的力量,印第安文化的建构问题也就成了印第安民族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面对古老的印第安文化,保护还是放弃?如何继承并发展印第安文化?面对着白人的主流文化,是对抗还是选择融合?印第安文化的出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摆在了印第安作家以及现代印第安人面前。通过小说《爱药》,可以看出,印第安作家通过小说记录了印第安古老文化,书写了现代印第安人的生活的困境的同时也在寻求一条出路,他们在积极探索一条保留印第安文化的出路。这是她们对自己种族的一份责任。文化建构,对于印第安人,印第安文化来说,已经到了生死的关头了,保护印第安文化,刻不容缓。  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对小说《爱药》的分析来探讨当代印第安人的文化建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于后殖民理论,文化理论批评等基本理论,从小说中的人物入手,侧重分析印第安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并最终希望对于现代印第安人所面临的文化建构的出路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路易斯·厄德里克是一名美国的小说家,但更为特殊的印第安身份给予了她更大的责任,她从小就受到了印第安文化的影响。她的祖父和祖母都是齐佩瓦印第安人。尤其是她的祖父对她的影响很大,作为部落的酋长,路易斯·厄德里克的祖父给她讲授了很多印第安古老的故事。这也为路易斯·厄德里克后期的印第安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在大学中所学习的关于美国土著文学的课程又一次使路易斯·厄德里克认识到了自身的责任。在毕业后,路易斯·厄德里克在波士顿一家印第安报社工作,此间,她接触到了许多生活在大都市的印第安人。这些现代印第安人与她小时候接触到的印第安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接受者主流文化的教育,认同着白人的价值观,从他们身上,路易斯·厄德里克基本看不到他们对印第安文化的继承。这段时间的经历更使路易斯·厄德里克认识到了自己特殊的责任。对于她自己的印第安文学创作,她曾说过,“我并未选择(美国土著生活)这一题材,而是这一题材选择了我。”小说《爱药》是路易斯·厄德里克的代表作。与其说《爱药》是一部长篇小说,不如说它是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集中了厄德里克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自成一章,但又相互关联,最后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印第安家族的悲惨历史。小说《爱药》在美国文学界受到了很大的赞扬,许多大学把《爱药》列为课程用书。随着《爱药》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读者和文学界的学者们把目光转向了以前不为人所重视的印第安文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古老印第安文化的吸引力和独特的魅力。可以说,路易斯·厄德里克很好的完成了印第安民族赋予她的作为一名印第安作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当代印第安人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危机。首先,他们面对着身份危机。身份认同是文化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本文认为当代印第安人所面临的身份危机主要包括种族危机与文化危机。种族是区分与其他民族的特点。也是其自身文化建构的基础。但在当代,印第安人的种族特点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白人文化凭借其强大的力量不断的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特点进行削弱。古老的印第安民族的种族特征被认为是野蛮,落后和低等的特征。同时,语言作为传递文化的工具也作也渐渐失去了传承下去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印第安人放弃了被白人不接受的印第安语,而开始学习英语。小说中的第四代印第安人所使用的都是英语。语言上的缺失注定了印第安人的危机。其次,印第安人面临着生存危机。生存危机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不断的丧失中。印第安文化中土地是很神圣的,而且在白人到达之前,印第安人以狩猎为生。白人的一系列政策不断的对印第安人的土地进行侵占,同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印第安人不断的陷入了生活的困境。最后,由于生活的困苦和对自身民族身份的困惑导致了现代印第安人的精神危机。他们生活于主流白人文化和古老本族文化的夹层之中。选择白人文化得到的却是无尽的欺骗和歧视。选择本族文化却要面度强大的压力,再面临着生活上的艰辛,同时社会的排斥都造成了印第安人的精神的压抑。他们或选择沉醉于酒精之中,或选择了遗忘过去以得到解脱。小说中的小亨利甚至那不堪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而选择了自杀,由此看见印第安人的精神状态已接近崩溃。  面对现代印第安人的危机,路易斯·厄德里克在小说中为现代印第安人的文化建构之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厄德里克认为一味的退让不是保护印第安文化的长久之路。要继承和发展印第安文化首先要有限的对抗白人文化,抵御白人的文化侵略,使印第安文化能够在美国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下来。生存是首要的,所以印第安文化不能全盘的与白人文化对抗,相比于主流文化,印第安文化的力量是有限的,全盘的对抗必然导致自己的灭亡。但又不能任其发展,要在适当的时候对白人文化进行有限的对抗使印第安文化能够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认同是当今印第安作家的首要任务。其次,要通过印第安内部的团结和交流,扩大古老印第安文化的凝聚力与感召力。使现代印第安人认识到本族文化的优秀性,重塑新一代印第安人的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发展印第安文化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内部的力量,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真正的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最后,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继承和发展本族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古老的印第安文化难以支撑新一代印第安人的信仰。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印第安文化有着落后而古老的一面,但在印第安人心中印第安文化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它是印第安人心中的归宿和最终的选择。白人文化不会真正接受印第安人,而本族文化依然是现代印第安人的文化选择。所以要不断的发展印第安文化,继承印第安文化,这有这样才能完成现代印第安文化的建构,使印第安文化得以存活,发展并最终得到壮大。  总体来说,印第安文化建构的问题是厄德里克创作中想要表达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印第安文化是事关着印第安民族能否保留自身的种族,能够在美洲的土地上得以生存的大事。唤醒印第安人的民族情绪,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印第安文化存活的必要性是当代印第安作家必然要承担的责任。而路易斯·厄德里克也通过了小说《爱药》很好的完成了这个历史赋予她的任务。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烟碱类化合物是具有新的作用方式的杂环化学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应用范围宽及安全等特点。自吡虫啉成功开发以来,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杀虫剂品种系
期刊
近日,德国特殊化学品供应商朗盛在上海公布了2017年财报.财报显示, 2017财年朗盛利润增长了29.6%,达到12.9亿欧元,创下公司历史最高业绩.朗盛大中华区表现依然强劲,销售额相比
期刊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1中国(上海)家电博览会,变成了一场低碳电器展示会,各种时尚、新颖的低碳家电,成为了观众的宠儿。艾美特蔡正富副董事长呼吁,品质是低碳的关键,社会家电
期刊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以下简称《十七大报告》)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首先是考察《十七大报告》的英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模态语篇分析已成为语言学中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多模态研究很多只专注于视觉、声音以及动作等符号系统而忽略了对语言本身以及语言与其他符号之间
聚合物添加剂主要分为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抗菌剂和抗氧剂。在日本的增塑剂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消费量最大,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由于其本身的性能优势及
当前国内家电网购市场一片喧嚣:有的企业大打价格战,有的企业开建物流体系,有的企业积极上市融资等。笔者认为,虽然制造企业、零售企业集体进军电子商务市场,但却面临着产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