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植物功能性状研究植物是如何响应环境变化,环境作用植物功能性状在演替群落中如何适应生存环境产生怎样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大连地区城市森林群落植物功能性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环境的响应.解释不同演替过程中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计量特征对环境影响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群落演替中植物功能性状叶厚度、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平均冠幅、平均胸径、平均盖度、平均树高、叶碳量、叶磷量、叶氮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植物功能性状与土壤环境包括土壤养分、植物凋落物重量与养分及分解与地下食物网的关联和生态化学规律计量的变化特征,揭示生态系统中植物与环境参与养分循环的内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自然群落黑松林、黑松-栎树混交林、栎树林演替过程中叶干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叶厚度、比叶面积呈下降趋势;而半人工群落黑松林、黑松洋槐混交林、洋槐阔叶林演替过程叶干物质含量下降、叶厚度下降,比叶面积呈上升的趋势;叶干物质含量与土壤的铵态氮、凋落叶分解速率、TD、BI、NCR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磷显著正相关,叶厚度与C、WI显著正相关,比叶面积与BI、NCR显著正相关;黑松林、黑松-栎树混交林、栎树林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平均盖度呈上升趋势;而在黑松林、黑松洋槐混交林、洋槐阔叶林呈下降趋势;平均树高在黑松林、黑松-栎树混交林、栎树林呈下降趋势,在黑松林、黑松洋槐混交林、洋槐阔叶林呈上升趋势,其与土壤有机碳显著负相关;围绕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功能关系,进一步讨论其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大连城市森林群落水平的植物功能性状对土壤环境响应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