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romobacter sp. CH-1菌解毒铬渣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n9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铬渣是铬盐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毒废渣,我国目前年产生铬渣近60万t,历年堆存量已达400万t。铬渣中水溶性的六价铬是致癌物,对环境及人类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2003年发生的两起铬渣严重污染事故,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铬渣治理势在必行。铬渣治理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干法解毒和湿法解毒,但这两类方法存在或者解毒不够彻底、易于引起二次污染,或者处理成本过高等原因,还没有实施广泛的应用,至今尚未能彻底解决铬渣污染问题。为寻求一种高效低廉的铬渣解毒方法,首先对铬渣的性质及不同条件下的浸出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铬渣是一种物相组成较为复杂的危险固体废物,其中含有易浸出的水溶性Cr(Ⅵ)和难浸出的酸溶性Cr(Ⅵ)。摇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颗粒细度、搅拌速度对Cr(Ⅵ)浸出率有较大的影响,在铬渣渗滤柱水浸实验中,六价铬的浸出速率与液固比成反比关系,Cr(Ⅵ)浸出速率是逐渐减小的。进行了铬渣酸浸实验,得出HCl浸出Cr(Ⅵ)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H 3,液固比5:1,流速180ml/min,温度40℃。铬渣HCl浸出过程的数学模型为:v=11.58t-0.54。在铬渣盐浸实验中,NaCl浸出的动力学方程为:v=3.38×10-7CNaCl0.26。铬渣NaCl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4.24kJ/mol,Cr(Ⅵ)浸出速率受温度影响较大,κ与温度关系式为:κ(T)=exp(13.71—4117.9/T)。研究结果对铬渣解毒工艺及其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从铬渣堆放场分离到一株能还原碱性介质中高浓度Cr(Ⅵ)的细菌,经鉴定为无色细菌属杆状菌(Achromobacter sp.),将其命名为CH-1菌。研究发现,CH-1菌适宜于碱性环境(8<pH<11)、好氧、中温(25-35℃)的条件下生存,可以利用有机碳和有机氮作为营养源。CH-1菌耐盐性能高,可达20 g/L;有效还原Cr(Ⅵ)达1.5g/L,耐受Cr(Ⅵ)能力可达4g/L。阳离子对还原抑制较大,阴离子影响较小;铬渣渗滤液经细菌处理后产生蓝灰色Cr(OH)3沉淀。CH-1菌还原Cr(Ⅵ)的反应为零级反应。起到铬渣解毒细菌大规模培养。利用高效铬还原菌Achromobacter sp.CH-1进行了铬渣解毒实验,原渣摇瓶解毒Cr(Ⅵ)的浸出率达到88.69%,结果表明铬渣的微生物解毒具有可行性。提出并研究了“铬渣造粒—细菌解毒—回收铬”新工艺,铬渣柱浸解毒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r(Ⅵ)浸出率达到92.088%,解毒后的铬渣浸出液铬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解毒后废渣的浸出毒性达到国家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 5085.3-2007)的要求。研究了细菌解毒铬渣的机制。细菌解毒铬渣主要表现为浸出还原的直接作用机制,铬渣中的物相在细菌作用下发生解离,这种溶蚀慢慢向矿物颗粒的间隙和深层延伸,并进一步促进溶蚀作用的进行;细菌还原溶液中Cr(Ⅵ)为Cr(OH)3。解毒后铬渣中的Ca12Al14O33和Ca4Al2SO10·16H2O消失,方镁石(MgO)的含量也有较大降低,包裹于这些物质中的酸溶性Cr(Ⅵ)被释放,细菌高效解毒铬渣的关键在于细菌提高了铬渣中酸溶性Cr(Ⅵ)的浸出率。采用“铬渣造粒—细菌堆浸”工艺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运行了10t/批、20t/批规模的细菌解毒铬渣的处理工程。优化了工艺参数,经过7-10天的运行,铬渣解毒彻底,达到国家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 5085.3-2007)的限值,且能回收90%左右的Cr(Ⅵ)。铬渣解毒成本初步估算为200元/t渣,证明了铬渣细菌解毒工业化的可行性,为铬渣的解毒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40例冠心病介入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1 20例,乙组患者予以常规术后护理,甲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基础、
目前,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这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现本文就从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这两方面来谈谈建筑节能与低碳建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呼吸道疾病感染患者的病原体检测,了解本地区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病学的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住院及门诊呼吸道疾病感染患者4014例,
城市交通拥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也难以摆脱交通拥挤的困扰.交通拥挤不仅给城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城市的人居环境水
概述水母毒素的心血管毒性、神经毒性、皮肤与肌肉毒性、细胞毒性、抗氧化活性及多种酶活性等。该毒素成分复杂、不耐热、易氧化,在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等方面受到限制
目的分析将外用糖皮质激素与抗菌肽保湿剂联合应用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病历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本文以1985~1991年城乡家栖鼠鼠情监测资料为主要依据,揭示了辽宁省城乡家栖鼠种类组成与数量的月变动及七年来年变动趋势。城乡1年内均有两个数量商峰,城市数量高峰为4~5月与9
目的:观察以及探讨肛瘘切除皮瓣转移术治疗复杂型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收集复杂型肛瘘患者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
目的探讨短指支具固定治疗不伴有骨折的闭合性锤状指的效果。方法 22例锤状指患者均采用短锤状指支具固定患指远侧指间关节8周,8周后开始屈伸关节训练,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
目的: 测定肿瘤发生抑制基因13号(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13, ST13)蛋白和热休克蛋白70 (heat shock protein70, HSP70)在胃息肉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水平, 揭示ST13和HSP70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