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壳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荔枝壳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果皮。荔枝果肉多汁可口,深受大众喜爱,但果壳则多被作为废弃物。为了解荔枝壳作为资源利用的物质基础,我们对它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荔枝壳乙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了31个化合物,并经光谱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包括9个黄酮类:双(8-表儿茶基)甲烷(1)、去氢二表儿茶素A(2)、原花青素A1(3)、原花青素A2(4)、表儿茶素(5)、8-(2-吡咯酮)表儿茶素(6)、表儿茶素-8-C-葡萄糖苷(7)、柚皮素三糖苷(8)和芦丁(9),9个δ-生育三烯酚类:δ-生育三烯酚(10)、荔枝烯酚A(11)、荔枝烯酚B(12)、割舌醇(13)、荔枝烯酚C(14)、荔枝烯酚D(15)、荔枝烯酚E(16)、荔枝烯酚F(17)和荔枝烯酚G(18),4个木脂素类:(+)-异落叶松脂素9-O-阿拉伯糖苷(19)、burselignan9-O-阿拉伯糖苷(20)、(-)-裂环异落叶松脂素9-O-阿拉伯糖苷(21)和sisymbrifolin(22)及9个其它类型:2α-甲氧基-3α,5,7-三羟基色原烷(23)、二氢红花菜豆酸葡萄糖酯(24)、柑橘苷A(25)、garcimangosone D(26)、单亚油酸甘油酯(27)、单亚麻酸甘油酯(28)、豆甾醇(29)、β-谷甾醇(30)和胡萝卜苷(31)。化合物1、11、12、14-21、23和24为新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4、5、9和30之外的13个已知化合物为首次从荔枝壳中获得。  化合物1、2、6、7、11-18清除DPPH自由基和化合物1-4、6-8清除ABTS自由基的活性均强于阳性对照L-抗坏血酸,但它们的FRAP活性均不强;化合物19-23、25和26的FRAP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均较弱。化合物1和2显示一定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其他文献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码是Gallager于1962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的一种可以用非常稀疏的校验矩阵表示的线性分组纠错码,亦称Gallager码
绿洲干旱区农田大部分地区土壤贫瘠,肥力低下,严重限制了该地区作物产量的提高,大量实践证明通过增加肥料投入来培肥土壤,是提高该区粮食单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但
2019年荷花分会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心,在“积势蓄能、逐绿前行”的目标中,收获了“行稳致远,整体提升”的工作成效.rn各地荷展如火如荼rn第33届全国荷花展暨第19
期刊
2019年是绿化观赏苗木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的开局之年.分会以平台资源为抓手,通过一系列举措,在会员服务、体系完善、制度建立、活动开展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和
期刊
本研究首先采用较先进、完善的分类系统并结合多性状综合分析的分类法,对采自湖北神农架林区和江西三清山国家公园阔叶树生齿裂菌属菌物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同时也对AAUF(安徽农
以36个籼稻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开展了机插稻种植试验研究,对品种产量、群体质量、倒伏情况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机插籼稻平均产量10.03 t/hm2,颖花量
地下水中普遍存在的重金属和硝酸盐复合污染已严重威胁到饮用水安全及人民的身体健康,迫切需要对重金属和硝酸盐复合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和修复。厌氧Fe(Ⅱ)氧化反硝化菌(AFO
教材中的历史地图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历史地图完全可以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历史地图的作用不过是“辅助性的工具”,那是低估了历史地图的作用。本文概
球形芽胞杆菌是一种好氧、嗜温型芽胞杆菌,在世界范围内被成功地应用于疾病媒介蚊虫的生物防治。所有的球形芽胞杆菌不能代谢除N-乙酰基葡萄糖胺外的其它糖类物质。这种特殊的
疏花毛萼香茶菜(Isodon eriocalyx var.laxiflora)为唇形科(Lamiaceae)香茶菜属(Isodon)植物,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ent-kaurenoids)是其主要二萜成分,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活性。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