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贵金属纳米复合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析氢性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sansa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使得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由传统化石能源转向新型清洁能源。氢气是单位质量能量密度最高的分子,并且具有环保、易存储、产物无污染等特点,被视为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载体。但是寻求便捷、高效的制氢技术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传统工业上制氢技术还是依赖于化石能源燃烧并且会产生大量CO2,造成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这与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如何实现高效、无污染、可持续和稳定的产氢是研究热点之一。电解水技术被广泛用来制备氢气,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氢能的方法之一,具有原料充足、可持续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优势。为了提升电解水制氢的效率,在反应过程中,引入高活性、优异稳定性的催化剂尤其重要。相比于过渡金属,贵金属一般具有有利于析氢反应进行的本征电子结构,受到了人们广泛的研究。然而,由于它们在地球中的储存量少、价格昂贵以及耐久性差等不足,制约了它们的实际应用。因此,研制低成本、高效、稳定的贵金属基电催化剂十分关键。目前对贵金属催化剂的改性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活性位点;二是改变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因此我们可通过纳米工程、合金效应、载体效应、形貌调控、限域效应等手段来调控催化剂的d带中心,从而改变催化剂性能。硅纳米线(SiNW)具有原料丰富、易于制取,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结构和成分稳定等优势。同时,SiNW还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易于与金属纳米颗粒之间产生限域、耦合效应,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催化剂载体。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硅-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为研究体系,利用SiNW对贵金属催化剂d带中心调控和促使多元复合材料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H*)更趋向于0的研究思路,再结合SiNW对复合材料催化剂稳定性提升的优势,本文设计和制备了 SiNW负载的二元和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析氢性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分析和研究了 SiNW对Ru、Rh、Pd、Ag、Re、Os、Ir、Pt、Au等9种金属d带中心和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H*)的影响趋势,并将计算结果与前期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证明了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为后续设计析氢催化剂提供了理论指导。(2)从SiNW对贵金属催化剂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提升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稳定、高效的Pd-SiNW催化剂。Pd纳米粒子在SiNW表面原位生长,并以低晶格失配的方式紧紧地锚定在SiNW表面,避免了金属纳米颗粒在生长和反应过程中发生脱落或者团聚。DFT计算显示,Pd-SiNW-2相对于Pd具有更接近于0的ΔGH*。实验结果显示,最优的Pd-SiNW-2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析氢活性,具有低的过电位和低的Tafel数值,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Pd-SiNW-2复合材料过电位仅为153 mV,该数值要远低于纯Pd的过电位(219 mV)。更重要的是,Pd-SiNW-2复合材料比20 wt%Pt/C和20 wt%Pd/C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耐久性。(3)从SiNW可以调节Os的d带中心和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H*)角度出发,通过在催化剂中加入导电性更好的金属诱导双金属效应,我们设计和制备了 Os-Ag-Si三元复合材料并用于析氢研究。Ag的加入使得催化剂的导电性增强、有利于电荷的快速传递,也是催化剂析氢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数据表明,Os-Ag-Si-15相比较Os-Au-Si-15具有更好的析氢性能,这和DFT计算结果相吻合。最优的催化剂Os-Ag-Si-15的Tafel斜率低至27 mV.dec-1,并且当过电位大于160 mV时,该催化剂相对于商业Pt/C具有更好的析氢活性。此外,Os-Ag-Si-15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高的耐久性。(4)从双金属效应、载体效应的协同作用对催化剂析氢活性影响的角度出发设计了 Pd-Ag-Si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结果显示Pd-Ag-Si相对于Pd-Si更加高效和稳定,在过电位为200 mV条件下,Pd-Ag-Si-3的质量活性是Pd-Si的2.54倍。Pd-Ag-Si催化活性提升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Ag和Si的协同作用使得Pd-Ag-Si-3催化剂d带中心向费米能级移动,Pd-Ag-Si-3催化剂的ΔGH*达到-0.01 eV,非常接近于0,使得吸氢和脱氢趋于最佳平衡;第二是析氢机理按照“吸氢-扩散-脱氢”机制进行,其中Pd和Si的表面分别进行Volmer和Heyrovsky反应,另外Ag的参与使得Pd表面吸附的H原子从Pd表面快速移动到Si表面,提高了反应速率。第三是SiNW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由于Pd、Ag、SiNW三种材料的协同作用,使得催化剂表现出高效、稳定的析氢性能。(5)从SiNW对双金属催化剂的析氢性能影响出发,设计了 PdAu-SiNW纳米复合材料并用于析氢反应。结果显示PdAu-SiNW-2相对于PdAu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PdAu-SiNW-2所需的过电位为43 mV,远低于是同条件下PdAu催化剂过电位,另外PdAu-SiNW-2相对于PdAu更加稳定。DFT计算结果显示,Si可以调控PdAu双金属的d带中心和ΔGH*,使得PdAu-SiNW的ΔGH*非常接近于0,这同时有利于H的吸附和解吸。Si对双金属催化剂d带中心的调节为后续设计新型电催化剂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现今,我国正处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弘扬严谨认真、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培育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型”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工匠型”人才是很难通过培训获得的,言传身教的师徒制才是技术传承的精髓。因此,要想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迈进,必须重视师徒制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师徒制对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维护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
学位
“富饶的贫困”是资源型地区容易陷入的发展窘境。长期以来,中西部资源型地区充当着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供应单元的重要角色,其凭借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形成了以资源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渐走上了资源依赖型的发展道路。显然,这种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通常是不可持续的。在“资源多、投入少、周期短、利润高”的“财富幻象”的驱使下,资源型地区“一枝独大”的资源产业部门对其他部门产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从而催
学位
本研究从历史维度深入探究欧盟成长的详细编年史以窥探旅游政策和机构的形成过程,以区域一体化理论、区域旅游空间经济联系理论、国际旅游需求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指导,采用差分分析、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究欧洲区域一体化对欧盟入境旅游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分析欧洲最重要的区域一体化成就统一大市场、欧元、申根签证等制度对入境旅游的时间效应与作用机理,以及在欧洲区域一体化制度背景下的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欧债危机
学位
自2015年全无机铅卤钙钛矿(CsPbX3,X=Cl、Br、I)纳米晶被首次报道以来,因其优异的光电学特性(高光吸收系数、高荧光量子产率(PLQY)、窄发射半峰宽、卤素物依赖的可调带隙、长电子-空穴扩散长度),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其在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器、光探测器和太阳能电池等光电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被认为是下一代光电器件最具有前景的材料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如何发展低成本
学位
本论文的研究面向当前有机光电材料的前沿研究领域——基于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机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技术,重点研究了可用于高效非掺杂OLED的新型TADF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针对目前已报道的红、绿、蓝三基色TADF发光材料各自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分别取得了以下进展:(1)长寿命三重态激子的淬灭过程是限制基于TADF发光材料的非掺杂OLED器件实现高效率的关键问题。最近
学位
近年来,免疫疗法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较低的免疫应答响应度和潜在的免疫相关毒副作用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基于生物材料构建的药物递送系统为发展新型疾病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机遇,已经成为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是基于机体来源的细胞及细胞衍生的递送系统,如红细胞、血小板、细胞源性载体和外泌体等,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材料,在药物递送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因此
学位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已经获得了惊人的能量转化效率(PCE)。然而,有机-无机杂化PSCs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表现出较差的热稳定性和紫外光稳定性,严重影响了有机-无机杂化PSCs的实际应用。最近,全无机CsPbX3(X=I,Br,C1)钙钛矿因其出色的热稳定性和紫外光稳定性而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其中,CsPbI2Br钙钛矿具有合适禁带宽度(1.92 eV),
学位
新兴的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换系统为能源问题和环境危机提供了解决方案。电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在决定这些器件的性能时变得至关重要。载体为电催化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果能对载体控制得当,载体也能像金属活性位点一样,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寻求简便快捷的制备载体型催化剂方法,扩大载体的选择范围,明确载体与金属活性组分之间的作用,对设计新型催化剂,深入理解催化反应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硅(
学位
近年来由于手性纳米材料在化学、药学、生物学及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者们致力于合成新型手性纳米材料。其中,具有等离子体效应及化学稳定性的手性金属纳米材料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自身金属毒性及高成本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应用。因此,开发低毒性、环境友好的手性非金属纳米材料迫在眉睫。手性碳点(手性CDs)由于兼具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荧光性质、化学稳定性、易功能化及手性特性等,在传感、催化、生物医学等领
学位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带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最终引起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或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变得很有必要。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为减少CO2提供了一种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因为存在安全性差、可持续性差和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成为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瓶颈。相比之下,CO2捕集和转化技术更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望最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