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与楷模塑造 ——电视媒介中广西脱贫攻坚记忆建构研究(2014-2019)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uz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全国上下扎实推进。媒介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在脱贫攻坚记忆建构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塑好脱贫攻坚媒介记忆,是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集体记忆上的必要一环。对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媒介记忆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形塑媒介记忆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广西卫视《第一书记》作为主流媒体代表节目之一,在脱贫攻坚舆论场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导向作用,因而本研究将《第一书记》对脱贫攻坚记忆的建构作为研究对象。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就脱贫攻坚媒介记忆的研究基础进行讨论。阐释选题的缘由、相关的学术背景,着重对媒介记忆与脱贫攻坚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提出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从主体性的角度进行说明,结合在广西贺州市的田野调查情况。描述了现实语境下的广西脱贫攻坚记忆的现状,并总结了目前广西地区受众媒介接触的情况。具体来说,广西脱贫攻坚记忆的现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记得住的内容碎片化。存在这样的问题,体现了进行脱贫攻坚记忆类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因此,要结合受众的媒介接触使用习惯来引导记忆的构建,提高传播的效果。在广西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户家庭中,仍然保留着收看电视的习惯,电视、手机互联网的媒介接触占据着主流信息的传播渠道。农村社群服务软件虽然下载覆盖率较高,但是对于贫困户来说,难以改变过去的媒介接触习惯、媒介素养的有待形成均影响了使用者的主动性。在即时通信软件方面,推荐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娱乐讯息,关于脱贫攻坚的内容较少,难以形成脱贫攻坚记忆。因此,从记忆主体性的角度看,脱贫攻坚记忆的构建者主要还是电视媒介,本研究也将从电视展开。第三章分析记忆的客体的相关内容,也即是以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为例,对广西脱贫攻坚电视媒介记忆的内容进行内容分析。从内容呈现、建构方式、建构特点等三大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尽可能地展现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在形塑脱贫攻坚电视媒介记忆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在内容呈现的范畴内,从议题框架、主题形象、主题设置、议题倾向性、地区分布等角度呈现该栏目近几年的媒介记忆塑造内容。在建构方式的范畴内,讨论节目是如何运用镜头语言、音乐音响、结构布局等手段来影响脱贫攻坚电视媒介记忆建构的。本研究在之前讨论的基础上,认为脱贫攻坚记忆有别于其他记忆,有三个特点分别是:在报道区域的角度来说,是贴近性强的记忆。在情感共鸣方面,是有温度的、富有人情味的记忆。节目主要采用了结构相似和模式重复的建构方式,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叠加化的记忆。第四章分析具体的书写过程,选择《第一书记》中的“时代楷模”黄文秀专题节目为研究个案,管窥《第一书记》栏目在建构脱贫攻坚记忆中所运用的手法。发现黄文秀个案中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相互融合,是宣传报道与表达艺术的融合体,是网络记忆与电视记忆相互交融的记忆场。此外,还探讨了专题节目的叙事策略,分析《第一书记》栏目如何使用丰富多样的叙事技巧,增强传播效果,提升记忆的清晰度,这样的分析对后续的记忆建构也将提供经验参考。第五章分析电视媒介中脱贫攻坚媒介内容记忆难度大的原因,并尝试探讨反思性策略。记忆难度大主要与这些因素有关:伴随性的电视媒介属性,典型扶贫个案的塑造待丰富;扶贫报道数量少且传播渠道欠多元;此外,脱贫攻坚对象教育程度低,也是另一客观因素。我们要在受众中形成积极正面的记忆,有以下的记忆建构路径: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引下,坚持“三贴近”;打破模式化倾向,提升报道共情力;建立脱贫攻坚记忆影像库;多种媒介融合传播,扩大传播效果。总之,脱贫攻坚记忆视域下媒介记忆生产与现实记忆语境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既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又存在“张力”。广西卫视《第一书记》在建构脱贫攻坚记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在记忆后续完善中要尽量让“弥合”多一点,“张力”少一点。此外,电视媒介中的脱贫攻坚记忆实践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宏观层面来看,脱贫攻坚记忆的书写过程始终在社会转型的语境下进行,且官方主流媒介的报道占据了记忆刻写的主要角色。记忆主体的能动性,对记忆塑造过程提出了更多“要求”,媒介在自身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予以“回应”。微观层面来看,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广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合而为一的“场域”,给脱贫攻坚记忆研究提供了鲜明的社会语境。另一方面,第一书记和楷模化记忆将脱贫攻坚记忆与其他记忆区分开来。在进一步讨论中,发现互联网正助推媒介记忆的渗透,家国身份的认同奠定了记忆的传承。
其他文献
自2005年以来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关于其法律定位到底属于议决机构还是咨询机构仍存在诸多争议。《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最终将行政复议委员会定位为咨询机构,但对这一机构的组成、咨询的范围、咨询报告的性质、咨询程序等内容都没有明确。为此,有必要结合此次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中组建行政复议委员会这一契机,在明确行政复议委员会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对《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7-49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感悟联系,初步建立结构性的认知。2.在整理与交流活动中,认识“好的整理”,初步掌握整理的方法,提升整理的意识与能力。【教学过程】课前,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因数与倍数”整理复习(如图1)。
期刊
数字化转型正在逐步改变中国旅游的产业边界和生产方式,极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模式。所以,数字旅行不但是一个新科技应用场景,更是为旅行资源价值寻求新模式质变的重要载体。着眼于全社会氛围下旅游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笔者通过数字经济、数字旅游以及商业模式重构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当前旅游业的现状和瓶颈,并结合实际给出了相应的重构途径和发展策略。
帕金森病(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当前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仅缓解症状,手术治疗风险性较大。近年来,细胞重编程方法为PD的治疗带来新进展,经细胞重编程技术获得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诱导神经干细胞(iNSCs)和诱导多巴胺神经元(iDNs)可移植治疗PD。文章主要综述iPSCs和iNSCs治疗PD的局限性,总结体细胞直接重编程为iDNs的方法,并探讨体细胞直接重
行政复议司法化强调程序的公正、公平、公开。分析行政复议司法化的功能定位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确保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完善与行政诉讼的衔接程序,发挥行政复议的功能优势,推动行政复议迈向司法化。
要在单元复习课上让学生打开思路,就要对单元核心概念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数学学习中的难点,促使学生深度理解,让单元复习课真实有效。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复习课为例,聚焦多个思维支点,巧用思维导图,引用学生作品,借用学习材料,运用生活情境,活用个性档案,优化练习内容。
现行《行政复议法》采取的以书面审理为主的方式由来已久,从当时的立法原因和实践状况来看,存在极大的“暗箱操作”风险和公正性存疑的缺陷。2020年《行政复议法(征求意见稿)》在审理方式上予以革新,将书面审理修改为听取意见,对行政复议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具有重要作用。这要求必须厘清行政复议审理方式的修法思路,进而在此种思路引导下确定不同审理方式的适用范围,明确听取意见程序性事项,保证行政复议人员
为探究7因子(Jdp2-Jhdm1b-Mkk6-Glis1-Nanog-Esrrb-Sall4)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机制,通过正向与反向遗传学方法、定量分析重编程关键分子事件及同时敲降同源异型盒C8(homeobox C8, Hoxc8)和SMAD家族成员6(SMAD family member 6, Smad6)等方式解析Hoxc8在细胞多能性网络重建过程中的相关作用。结果表明:敲降Hoxc8可显
2020年司法部发布的《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制度设计,既表现出与行政诉讼法趋同化的倾向,又具有信访制度专注于个案化解之非正式治理的特点。这是对行政复议的定位以及与此相关的功能、性质认识不清造成的制度缺陷。行政复议是对原行政行为的复审,不是对原行政行为的补救,因此必然具有监督和救济功能,同时产生解决行政争议的功能。不同于信访专注于个案化解的非正式治理,行政复议是基于明确、稳定、普遍规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大的政治成果,“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最宝贵的历史经验,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政治要求。新时代,要通过加强理论武装、锤炼政治品格、强化履职担当,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更要发挥制度效力,为落实“两个维护”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