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荔枝芽萌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芽休眠是多年生植物安全度过不利生长环境而形成的周期性活动,在芽休眠的各个进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目前芽休眠的研究多以多年生落叶树木为主,对于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的研究较少。荔枝芽在休眠-生长交替的节奏中,经历休眠期、萌动期、快速生长期和生长停滞期四个状态。光照是调控芽休眠重要的因素,表现为光照强度和光周期效应等。有研究表明,荔枝的芽休眠和萌动受到光照调控,引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感受光信号的器官是叶片还是芽,还是两者兼有?是光信号的直接效应,还是光合产物输出的间接效应?叶片及芽如何感应光信号进而调控芽休眠/萌动?本研究对荔枝芽或叶片分别进行遮阴处理,观测对顶芽萌发率的变化,分析芽从休眠到萌发碳水化合物变化和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探索遮阴处理下叶片内光周期基因Lc CO和下游基因Lc FT2的24h内昼夜波动变化,以及这些基因在芽内在早晨和傍晚时的表达差异,观测Lc CO和Lc FT2基因沉默对芽萌动的影响,分析MADS-BOX基因成员Lc SVP2的是否有昼夜节律以及遮阴对其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独对芽遮阴和单独对枝梢上的叶片遮阴均显著抑制荔枝芽的萌动,表明芽的萌动需要芽和叶片同时接受光照环境。2.叶片遮阴处理对芽萌动的抑制效应可能并非直接由碳水化合物供应减弱引起。光照强度对荔枝萌芽的影响可能依赖光照的直接信号。3.荔枝芽休眠的解除和萌动伴随芽中Lc CO和Lc FT2的显著上调,而各处理各阶段均检测不到Lc FT1的表达;芽Lc CO表达水平在早晨高于傍晚,两个基因在叶片中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Lc CO在上午6-9时表达最高,下午至深夜降低,凌晨再度上升;Lc FT2的高峰则比Lc CO晚3h;遮芽和遮叶处理均显著降低芽中Lc CO和Lc FT2基因的表达水平,遮阴的时间越长,抑制效应越大;遮叶处理使两基因在叶片中表达昼夜波动幅度降低,用VIGS沉默Lc CO和Lc FT2表达,芽的萌动推迟,因此,光周期响应元件Lc CO-Lc FT2,也参与了荔枝芽休眠解除/芽萌动调控,两者对荔枝芽萌动有正调控效应。4.随着芽休眠解除,休眠维持基因Lc SVP2表达下调,但遮芽和遮叶对Lc SVP2的表达无显著影响,显示光调控芽萌动的机制可能并不依赖Lc SVP2的作用。
其他文献
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果树,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其中砂糖橘是原产于广东省四会市的优良柑橘主栽品种之一,生产上其砧木的应用较混乱,造成栽培管理和果实品质优劣差异。生产上柑橘都是嫁接繁殖,接穗的生长受到砧木品种的影响,砧木控制接穗生长的内在机制尚还不清楚。本研究以砂糖橘为试材,将其分别嫁接在酸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香蕉是呼吸跃变型果实,果实采后极易启动成熟并导致果肉迅速软化,给贮运保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探讨香蕉果实后熟机制对果实贮运及品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果实软化是香蕉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而果实软化与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关系密切。已有研究报道表明,MYB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E3泛素连接酶通过调控细胞内蛋白的泛素化从而参与植物的多种生理反应。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与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工业设备的性能要求以及产品的精密化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测量技术领域。在电子工业、汽车工业以及医学影像等领域都需要对位置、位移和振动等进行测量,常用测量方法以接触式为主,如位置传感器、拉线式位移计和GPS卫星测量法等,随着基础硬件技术的突破,非接触式测量也逐渐在工业中应用,如激光、超声波和视觉等测量技术,视觉测量技术可以远离被测物体,采用摄像头
高温热处理作为一种有效改善木材生物耐久性的物理改性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泰国橡胶木淀粉及游离糖含量较高所造成的生物耐久性差,极易发生虫蛀、霉变和腐朽的问题。但高温热处理木材材质变脆,强度显著降低的缺陷严重限制了高温热处理的实际应用。本文针对高温热处理损失木材力学强度的问题,采用常压过热蒸汽加热法(简称常压蒸汽法)和热平板接触式加热法(简称平板接触法)对橡胶木进行热处理,系统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泰
普通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亦即栽培枇杷,原产中国及周边国家,为蔷薇科枇杷属常绿植物。与其他蔷薇科果树“春华秋实”的习性不同,栽培枇杷具有“秋萌冬花,春实夏熟”的独特开花结果特性。枇杷在春末夏初水果淡季时上市,加之其果实鲜美多汁且富含多类生物活性物质,使其倍受市场欢迎。目前枇杷果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一些品质优良的枇杷品种因果实过小而难以大面积推广。因此,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蔷薇科枇杷属植物,其果实大小是重要的品质性状,同时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枇杷产业研究中的重点,以期突破枇杷低单产高生产成本的产业现状。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结果也证实细胞大小对枇杷果实膨大的贡献大于细胞数量,同时利用一对果实大小极端差异的姊妹系ZP44和ZP65这两份材料各5个时期果实样品进行RNA-seq,发现多个SAUR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一种拥有特殊花期的蔷薇科木本果树,它秋冬开花,果实春末初夏成熟。它相对于普通蔷薇科果树如苹果、梨等的开花时间有较大的差异。并且有一些品种的枇杷花期会因品种不同、地理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因而枇杷是研究花期调控机理的绝好材料。目前已知植物花期受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如植物激素、光周期、春化、年龄、日照长短、光质、温度、蔗糖等等。目前已在很多物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有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在人均稻米消费量保持在目前的水平情况下,到2030年至少需要增加20%的稻米产量才以能够满足需求。因此,保持并提高水稻产量,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途径之一。长久以来稻农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稻作效益,不断加大化肥的投入。带来了水稻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和降低种植劳动强度的重要举措,而抛秧机械化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实现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针对秧苗离盘形式为茎秆拔起式的抛秧机,在其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秧苗夹持拔取过程,所以有必要研究穴盘水稻秧苗茎秆的材料力学特性,包括其常规拉伸、拉伸蠕变和应力松弛特性,为秧苗拔取的损伤评估和相关仿真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本试验在全人工光植物工厂条件下,以水培芥蓝为供试材料,以强度为250μmol·m-2·s-1LED(红光:白光=2:3、光周期为12/12)为生长光源,研究了不同UV-A(385 nm)补光天数(采前5 d和采前10 d)以及不同UV-A补光强度(5 W·m-2、10W·m-2和15 W·m-2)对芥蓝生长、抗氧化性物质、抗氧化能力、硫苷含量及矿质元素等方面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植物工厂高品质芥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