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深Ⅱ度烧伤患者磨痂术中的应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深Ⅱ度烧伤目前仍是烧伤外科治疗的重点及难点,保守治疗因需多次换药,不同程度增加患者的疼痛,并且创面易感染加深,勉强愈合会增加瘢痕的发生率,影响外观及正常生理功能。磨痂术是近十几年来烧伤外科新开展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坏死组织,保留间生态组织,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因真皮层的厚度不一,故深Ⅱ度烧伤的深浅也不一,浅的接近浅Ⅱ度,深的则临界Ⅲ度。已有研究表明,Ⅱ度烧伤诊断的准确率为50%~60%。由此增加了临床医师判断是否可行磨痂术的难度,过深行磨痂术会增加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成功率,坏死组织无法完全磨除。目前许多辅助诊断设备已经在文献中报道,例如超声,激光散斑成像,数字热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激光多普勒血流量计和组织分光光度测定法,动态热成像技术等。然而,这些仪器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中。在20世纪70年代超声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Goans等人在动物试验中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可以作为一种定量的方法应用于烧伤的评估。该研究是用超声检测以分辨凝固性坏死层与剩余的有活力真皮层的分界,还检测了真皮深层与皮下脂肪的分界,对剩余的有活力真皮层进行了测量。基于这一研究,Kalus等人应用了分辨率为5MHz的超声,对两位烧伤患者,进行了愈合时间和切痂手术的研究。随后,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方便的检测方法,被许多学者用于烧伤深度诊断的动物模型研究中。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的频率不断优化,频率为10MHz和18.5MHz的超声应用于人体皮肤疾病的研究,例如对黑色素瘤和银屑病的研究。高频超声由于具有低穿透性和高精确性的特点,因此成像频率大于15 MHz的高频超声目前应用于观察皮肤不同层次的解剖和组织结构学特征,也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疾病的辅助诊断中。成像频率大于20 MHz的高频超声具有更好的图像分辨率,用于表浅组织结构的检测。目前对烧伤深度的诊断大部分主要依靠有经验医师主观上的判断,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烧伤深度诊断的金标准,具有区域局限性和创伤性且耗时较长,耽误最佳手术时期。高频超声可以从影像学角度省时无创地为深Ⅱ度烧伤初步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客观依据,判断磨痂术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深Ⅱ度烧伤患者磨痂术中的应用,研究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磨痂术前后皮肤组织结构和血流信号变化及其与愈合时间的关系,以期为磨痂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研究方法:2015年3月—2016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治疗的26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磨痂术。采用22.0 MHz高频超声检测患者磨痂术前健侧正常皮肤、创面,术后即刻及术后1、3、5、7、10、14、21d创面皮肤组织结构和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根据术前创面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百分比与正常参考值的对比结果,分为血流信号无明显降低组19例和明显降低组7例。记录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检验、t检验和χ 2检验,对26例患者术前创面血流信号百分比和愈合时间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1)2组患者术前正常皮肤高频超声图像示表皮层呈连续平滑线状强回声,真皮层回声低于表皮层,真皮-皮下分界呈较真皮层强的不连续线状回声,逐渐过渡到皮下组织。无明显降低组,术前深Ⅱ度烧伤创面表皮层呈连续性中断的不光滑线状回声,回声低于正常表皮层,真皮-皮下组织分界未见明显异常。术后即刻表皮层完全脱失,未见表皮层线状强回声,真皮及皮下回声较术前未见明显改变,真皮层表面平整,伴有真皮浅层部分磨失,但真皮组织总体保存较完好。术后3 d、5 d可见表皮层呈不连续线状强回声。术后7 d、10 d可见部分连续表皮层,呈部分连续线状强回声。术后14 d,再生的表皮层厚于正常表皮层且呈不光滑线状强回声,厚度不均匀。术后21 d,再生的表皮层厚于正常表皮层呈较光滑线状强回声,厚度较均匀。明显降低组,术前及术后即刻深Ⅱ度烧伤创面表皮层和真皮层组织结构与无明显降低组大体相似,但真皮-皮下组织分界回声呈不同程度降低。术后3 d、5 d,未见表皮层线状强回声。术后7 d、10 d可见不连续表皮层再生,呈不连续线状强回声。术后14 d,可见部分连续表皮层再生,呈部分连续线状强回声。术后21 d,仍未见完全连续表皮层线状强回声。(2)无明显降低组血流信号百分比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 d分别为(3.1±1.3)%,(6.5±2.0)%,(5.3±1.9)%高于明显降低组(0.9±1.1)%,(3.5±1.3)%,(3.6±0.9)%(P<0.05或P<0.01),2组患者其余时相点血流信号百分比相近(P值均大于0.05。与组内正常参考值(3.2±0.7)%比较,无明显降低组在术后即刻、术后1d血流信号百分比明显升高(P值均小于0.01),术后3d起各时相点血流信号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明显降低组术前血流信号百分比为(0.9±1.1)%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2.8±0.6)%(P<0.01),术后即刻起各时相点血流信号百分比与正常参考值相近(P值均大于0.05)。无明显降低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2±2.5)d,短于明显降低组的(30.9±2.9)d(t=12.67,P<0.01)。26例患者术前创面血流信号百分比与愈合时间呈负相关(r=-0.77,P<0.01)。研究结论:高频超声可较好地观察深Ⅱ度烧伤磨痂术前后超声影像学特点,为深Ⅱ度烧伤行磨痂术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其他文献
该研究探索项目表述方法对量表因子结构的影响,在多特质-多方法(MTMM)矩阵框架下对关联特质-相关模型(The correlated trait-correlated method,CTCM)和关联特质-相关独特性
个人信用征信制度是个人信用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文章着重提出了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一些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内外在个人信用征信方面的实践的模型。比如如何建立个人信用征信数据
针对板栗加工过程中的褐变问题,研究了沸水浴、pH值、缓冲液、维生素C、二硫苏糖醇等不同处理对板栗果实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根据功能梯度特性的概念,建立了具有递变屈服强度梯度特性的圆形蜂窝结构数值仿真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递变屈服强度梯度和冲击速度对圆形蜂窝材料面内冲击性能
<正>花生中富含脂肪(46%~52%),蛋白质(25%~30%)和碳水化合物(10%~13%),不仅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资源,也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资源.近年来,在研究利用花生蛋白质方面作了很多有益
我国是世界花生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花生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每年花生产业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花生饼粕、花生渣、花生壳、花生茎叶等,它们是潜在的膳食纤维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不同成分及粒度的Ti(C, N)基金属陶瓷材料和刀具。研究了粉末粒度、球磨工艺、晶粒生长抑制剂、渗硼处理对Ti(C, 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
提出了1种基于椭圆对称性和最小二乘拟合的椭圆检测算法。首先,通过CANNY算子获取边缘点;其次,改进采样方法,利用椭圆的对称性和旋转不变性,对边缘点进行采样,有效避免了传统
针对国内某2×350 MW超临界燃煤发电工程的锅炉烟风系统主要设备单列配置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技术经济比选,认为空预器、一次风机、送风机和引风机采用单列配置在技术上可行,
元蘑别名黄蘑、冻蘑、晚生北风菌,属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亚侧耳属,是我国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广西、陕北、四川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只要条件适宜均